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田头乡
田头乡:高腔文化进校园 “双减”焕发新魅力
来源:蒋向华 2023-02-28 15:55:06 责编:喻寒松 谷京荣 实习编辑 刘静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田头乡是岳西高腔发源地乡镇,学校在抓好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传承好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岳西高腔县级传承人蒋东奇说。

日前,蒋东奇走进岳西县田头乡中心学校文化课堂,开展特色课后服务,“大家要掌握好岳西高腔的基本唱腔和动作要领,岳西高腔是‘唱、帮、打’浑然一体,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表演形式。”在他手把手的传授下,田头乡高腔进校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校园内高腔锣鼓声萦绕耳畔,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课后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有高腔、舞蹈、电子琴、纸盘画、体育等。同时,我校长期聘用田头高腔剧社蒋东奇作为课后服务教师,每周安排两节高腔文化课,学前班和小学各一节,进一步将高腔文化传承下去。”田头乡辅导小学负责人王学怀介绍。

为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田头中心学校对“双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外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此,该校积极探索“双减”新路径,制定工作方案,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作用,多元整合课程资源,传承发扬地方传统文化,让课后服务“减负不减质”。

“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我负责在家带孙子上学,学校设立的文化课很方便,不仅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还能教孩子学唱高腔,引导孩子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家住田头乡宁河村的柳金凤对学校实施的“双减”政策十分满意。

据了解,岳西高腔在田头乡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田头乡中心学校把高腔进校园工程作为推动“双减”工作的一项重要途径,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有效留住当地文化根脉。近年来,由岳西县高腔传承中心、田头乡高腔剧社提供业务指导,田头中心学校组织编排的《红色岳西绿色梦》《八仙庆寿》《云上岳西绿色梦》等高腔节目纷纷登上省市县级舞台进行表演,多次获得上级荣誉表彰,高腔进校园活动在该乡“双减”工作中不断焕发新魅力。(蒋向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