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杨楼镇党委以5个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吸纳辖区15名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机关、“两新”组织、企事业等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打造共建需求、项目和资源清单,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和人民同心同向,绘就城市党建“同心圆”的新格局。
聚焦组织创新,打造“党建共同体”。在不改变原有组织设置、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该镇采取“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的方式,成立社区“大党委”。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通过“现有社区党委委员+X”的委员配备模式,每个社区“大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5名和一定数量的兼职委员,兼职委员由共建单位负责人兼任。全镇5个社区党委和15个共建单位成立社区“大党委”5个,15名共建单位负责人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
聚焦制度建设,联出“红色朋友圈”。该镇建立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讨论解决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及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的良好局面。联席会议由书记负责组织召开,委员、兼职委员积极参加,必要时也可召集社区内社会组织、中小学校、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一同参加。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政治优势,结合共建单位党组织实际,盘活共建单位党组织资源,开展“红色互动”。截至目前,共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25次。
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推行“四单工作法”。由社区“大党委”牵头,紧盯社区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共驻共建共享”活动,推行“群众点单、领导派单、社区接单、定期晒单”服务机制,多角度征集社区需求与群众需求,形成多元化“需求清单”。结合共建单位优势进行“逐一派单”,做到“供需匹配”,共建单位负责人积极接单,帮助解决民生问题。定期对清单事项办理进展进行跟踪了解,对办理结果进行实绩“晒单”评比。全镇共建单位认领社区和群众需求共计46个,已解决46个。
强化共治共享,共建“幸福新杨楼”。社区“大党委”积极引导共建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积极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乡村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其中新廷社区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适时将本单位会议室、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免费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方便。开展经常性的文体联谊活动,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社区新风尚,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示范型社区。(张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