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泾县医保局根据不同疾病、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医保基金支付同比呈下降趋势。
积极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完成各相关医疗机构DRG系统模块改造、系数确定和信息系统调试,16家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DRG相关业务培训。严格执行《宣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区域总额预算管理下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点数付费结算经办规程》,根据市局DRG点数付费结算结果进行结算。截至2022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合计拨付4400.75万元,职工医保基金合计拨付2121.9万元。经统计,实施DRG以来,医保基金支付同比呈下降趋势。
积极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门诊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临床、医保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印发《泾县中医药适宜技术门诊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10个病种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按病种付费工作,明确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按病种费用标准和报销比例。截止2022年12月底,累计结算2998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92.03万元,实现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中医药优势得发挥的中医药医改目标。
探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会同卫健部门充分调研论证,多次组织医共体牵头医院专家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进行座谈,遴选10个中医病种、8个西医病种在乡镇卫生院开展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制定《泾县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泾县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临床路径表单》,明确规定诊断标准、医疗总费用、支付比例、治疗路径等相关内容。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共308人次,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节约了医保基金。目前,该项改革已被省医保局确定为省级试点。
积极实施精神病患者住院按床日付费支付方式改革。针对精神病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采取按床日付费的方式。2022年3月,印发《泾县基本医疗保险精神病患者住院按床日付费实施办法》,精神病患者在县内住院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按患者住院床日,累计定额费用减去患者个人承担费用(含患者个人自付目录外费用)与医疗机构结算,患者自付部分,按市级统筹的三重保障制度政策报销后予以支付。加大监管力度,严格付费审核,严禁医疗机构通过外购处方、门诊处方、门诊检查等方式转嫁按床日付费的患者医药费用,增加患者负担,确保患者医保权益得到保障。截至2022年底,全县共有225人次享受此政策,基金支付195.84万元。(施春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