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安徽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 小小传感器 智慧“大眼睛”
来源:李晓磊 2023-02-14 20:32:14 责编:李伟 喻寒松 张文洲


小小一枚传感器,如果汽车装上它,便有了一双“慧眼”;若在制造设备装上它,便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2月12日,记者跟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采访团走进中国(蚌埠)传感谷,感受“蚌埠新制造”带来的科技魅力。

近年来,蚌埠市依托“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的传统优势,重仓发展传感器产业,中国(蚌埠)传感谷正聚力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集群。

近日,在落座于中国(蚌埠)传感谷的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颗颗电流传感器,经过一道道严密工序被生产出来。“传感器应用于汽车上就像是‘眼睛’和‘耳朵’,帮助汽车感知环境,也决定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弛介绍说,作为一家磁传感器IDM企业,希磁科技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建设20条电流传感器生产线,生产线建成后可年产量2000万颗光伏电流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我们是从宁波被招商引资来蚌埠的,入驻传感谷后,从企业注册、项目报批、环评建设,到项目的最后审批、产业搬迁入驻,以及建设、投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姆式’服务。”张弛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驻扎蚌埠,一是蚌埠市政府对传感业支持力度大,在产业政策和资源上给予倾斜;二是蚌埠市制造技术积累强大,有一定的传感业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该企业产销两旺,相关行业80%的上市公司的磁性传感器都由该企业提供,预计今年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年入库税收不低于1500万元。

“中国(蚌埠)传感谷是蚌埠经开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园,是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一核一弧’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是安徽省人工智能和软件产业发展的先行区。”蚌埠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思敏介绍说,园区按照“一谷三园”产业集群总体布局,其中“三园”即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由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建设运营,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我们在污水处理、大宗气站、电镀产业园等配套设施上不断完善,通过综合优势构建和完善传感谷的产业生态。”董思敏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蚌埠经开区对标沪苏浙地区园区软硬件标准制定提升清单,大力优化园区基础设施、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五大工程”,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

如今在中国(蚌埠)传感谷,传感器上下游企业有20多个,其中既有希磁科技、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芯动联科等业内龙头,也有禹芯半导体、中科九衡等行业新星。

据悉,中国(蚌埠)传感谷将筹备组建多支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吸引国内外传感器及物联网200多个优势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打造成为以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为主导,集传感器产业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安徽党媒云记者 李晓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