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以提高村民素质、生活幸福指数和文明乡风为中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奋力展现“全国文明村”新形象。
“党建红”带动“绿净美”,促进环境整治提质攀新高
党建引领,落实责任机制有力度。南楼村形成村两委包片、党员联户的工作模式,落实责任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召开板凳会,“包片干部+网格员”走组入户宣传宣讲,提高群众对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制定《南楼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定期召开村两委会议总结工作进度,及时反馈问题与不足,建立问题反馈台账,实行问题销号处理,实现管理长效化。全员参与,组建志愿队伍有热度。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南楼村坚持党员先行、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广泛开展卫生清理、文明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4次、参与人数100余人次,凝聚起“人人参与整治、共建文明南楼”的强大合力。完善设施,提升生活品质有温度。在村内2条主要道路绘制斑马线,建设1个塑胶篮球场,搭建2处公共晾晒区;规划停车位70个,修补脱落破损墙皮20处,绘制大型公益墙画7处,亮化基本覆盖全村。墙体立面改造4500平方米,新增绿化10000余平方米,真正做到了打基础、惠民生、促发展,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小积分”玩出“新花样”,“塑榜样”迸发乡村治理活力
设立“生态美”积分超市。通过“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模式进行广泛宣传推进,重点围绕“人居环境”“家庭美德”“邻里和睦”“政策知晓”“勤劳致富”等方面进行评分推行,用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积分卡2600余分,惠及群众100余户。全力推广“132”工作法。成立1支环境领导工作小组,环境治理3阶段,充分利用村内2张榜——“红榜”“黑榜”,彻底整治死角卫生,改变“脏、乱、差”面貌。开展评比选树典型。定期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群众参评率达100%;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各类模范个人和家庭14户,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良好风气;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以优带劣,营造户户争当“美丽庭院示范户”的良好氛围。利用文化墙、文化长廊、民俗展示厅等载体,全面展示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塑造文明乡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小舞台”展现“新农村”,打造“南楼品质”实现“文化惠民”
积极举办南楼春晚。截至目前,南楼村共成功谋划举办7届南楼春晚,并在学习强国、安徽新闻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等平台报道。春晚的演员队伍以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南楼村民间艺术团为主体,同时聘请村内外有特殊才能的村民、演员参与演出,节目以接地气的、反映农村真实生活状态的题材为主,有黄梅戏、三句半、古典舞、独唱、合唱、小品、群口快板、二胡独奏等,精彩热闹,集中展现乡村新面貌。南楼春晚弘扬了时代主题,展示了农村新面貌、农民新生活,充分展现了南楼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人民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积极联系民间艺术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送戏下乡”活动,表演庐剧、黄梅戏等多种戏曲,弘扬了传统优秀戏曲文化,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更好地发挥了戏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通过“送戏下乡”活动,切实打通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把公共文化资源送到了百姓身边,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建设“复兴少年宫”及“老年人日托中心”。着力推进复兴少年宫建设,打造新时代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重要阵地。选拔有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专长的老师3名以及志愿者6名,同时,聘请民间艺人、文明实践志愿者等积极参与辅导工作,补齐师资力量短板,每周常态化开展活动,内容涵盖道德培育、文体娱乐、科学实践三大领域,多达20多个种类,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提升。同时,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开设老年人日托中心,以棋牌娱乐、影视放映、运动健身、图书阅览等为服务内容,日托中心开设以来,已接待老人200余人次。
南楼村坚持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一步,南楼村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着力点,以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将党旗插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线,实现乡村气质颜值和百姓幸福指数双提升。(汪睿灵 谢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