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乡村旅游
宣城推出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檀魂》:新时代,家国情怀永不过时
来源:汪丹 2023-01-11 16:03:28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张波


三条性命,半生磨难矢志不渝;满腔热血,一曲悲歌无怨无悔。2022年11月21日晚19:30,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檀魂》在安徽大剧院拉开帷幕。当晚的合肥,风大雨急,大剧院内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坐满了观众。110分钟的演出,全程几乎没有人走动、喧哗,观众们从早早进场一直坐到演员谢幕,起立、鼓掌、欢呼,诸多老艺术家们纷纷上台和演员们握手、拥抱、祝贺。这是大家给予《青檀魂》的褒奖,也是表达对皖南花鼓戏的喜爱。

这一部以清代末年泾县小岭著名宣纸大师曹青山为原型塑造的历史剧,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曹青山一家出神入化的造纸技艺、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和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该戏紧扣宣文化主题,凸显两大国家级“宝藏”——宣纸制作技艺和皖南花鼓戏。前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整部戏围绕着曹青山一家因造宣纸而跌宕起伏的命运展开。风雨飘摇的年月,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朝廷命江南知府督造极品桃花宣进宫,以修葺字画、誊抄刊印经典。曹青山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主动领受此命,苦心焦思,终于研制成极品桃花宣。本指望能用此纸传承华夏文明,没想到从日本留洋回来的儿子曹天海告诉他甲午战败,朝廷誊抄典籍是假,纳贡东洋天皇是真。曹青山愤然将桃花宣烧毁。为了完成朝廷“呈上文房四宝,献出宣纸秘方”的旨意,贪官耍计谋、设陷阱、逞淫威。曹青山怀初心、重操守、秉大义,期盼家国强盛的信念始终不曾动摇,历经苦难终将心血凝成的桃花宣绝技传于后人。

这部戏在公演之后的专家座谈会上引发很多的讨论,尤其在讨论它承载的思想和情感中,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家国情怀,不仅在戏内,还有戏外。

古往今来,体现家国情怀的文艺作品不在少数。《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己—家—国”三位一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无论是《礼记·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发出振聋发聩一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家国情怀从来都不是流于纸上的文学书写,它摄人心魄的力量,更在于身体力行的亲自实践。

在这部戏里,家国情怀体现在曹青山临危受命、费尽心血研制极品桃花宣的责任与担当;又在看破朝廷卖国求荣嘴脸后满腔愤懑,将桃花宣付之一炬的毅然与悲壮;体现在曹家四口面对家祸国难,毫无惧色,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忠义与大爱。我们能够感受到,家国情怀在这部戏里,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细数全部七场戏,对家国的情感塑造细腻感人。掇菁撷华,聊作分享。曹家纸坊里,曹天月回忆和石柱哥青梅竹马的一幕幕,低眉婉转,浅吟轻唱:

“我们俩坐在小河边,

看着月上东山夕阳西下映晚霞;

我们俩门口青檀下,

数着星星点灯,唱着月亮粑粑;

我们俩坐在纸棚外,

听着溪边水碓咿呀呀。”

那时候的月色很美、风很暖;那时候还没有国家危难、家族祸端,所以那时候可以儿女情长、相依相偎诉衷肠。等到曹天海回国,带回甲午海战战败的消息,霎时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连带身世浮沉:

“甲午海战起烽烟,

黄海咆哮浪滔天。

北洋水师葬身大海难瞑目,

大清国刻骨铭心恨难咽。”

祸迫眉睫,曹青山宁为玉碎,誓死不从。他振臂高呼呐喊:

“问苍天,谁来拍案起?

问苍天,谁亮龙泉剑?

问苍天,谁招英魂归故里?

问苍天,自古英雄出少年,

谁擎华夏一片天?”

剧情不断发展走向高潮,石柱为保全曹天海替身赴死;曹天海为免父亲被胁迫撞墙而亡;曹青山为保“秘方”身陷囹圄;曹天月为寻父孤身上路漂泊他乡......曹家四口的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已融为一体,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已休戚与共,他们从个体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了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最后一场戏的底色是悲凉的,“雁哀鸣,树沉默,路渺渺,天苍茫”,但剧中人的内核是刚强的,即使已经自嚼舌头成了哑巴,遍体鳞伤命悬一线,曹天海依然以顽强的信念支撑到见女儿最后一面,亲手将带血的秘方交到女儿手中才瞑目。他要守住的不是一个造纸的秘方,而是绝不为丧权辱国的朝廷做走狗、爪牙,绝不为朝廷卖国求荣作嫁衣的民族气节。当最后一幕的合唱响起,曹青山“伟岸”的身躯慢慢倒下:

“血秘方,泪千行;

青檀魂,世无双。

刀砍不落泪,

剥皮才断肠。

熬得万般苦,

捞出纸一张。”

宣纸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千淬百炼,熬得万般苦,捞出纸一张。曹家行孝尽忠、济世救民也是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伟大的家国情怀。

而从戏里延伸到戏外,就不得不提到完成这部大戏的院团——泾县皖南花鼓戏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以及皖南花鼓戏这个命运多舛的地方剧种。

这部戏从2021年秋天开始动议,剧本创作完成于年底,正式演出在2022年的11月。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几经波折。诚如该戏编剧黄廷洪老师所说:“从小岭采风,到省城公演,我们一路走过,甘苦自知。”远的不说,只说在合肥演出当天,摄影师、化妆师突然因疫情被隔离无法到场,省、市两级文旅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紧急抽调摄影师补位;演员们自己拿起工具互相化妆,展现出舞台表演之外的深厚功力;演出前主演钱鹏因肾结石吊水一个星期,体质虚弱仍带病上场;场记、剧务、道具搬运工......统统没有专门的人员,这支“小米加步枪”的民营院团就全员上阵,既作演员,又当职员,在全省舞台上和专业国有院团同台竞“技”、竞相比“武”。

《青檀魂》的最终呈现,当然是有缺憾的,这跟很多客观条件休戚相关,舞美、服装、道具等等,无一不需要经费支持。也跟人员的水平、能力有必然联系,演员自身的表演水平仍有打磨提升的空间,且一人多劳、疲惫作战也会影响到现场的发挥。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这需要魄力,更需要毅力。它不能只是夸夸其谈,也不能空有信心满怀,它更需要破釜沉舟、倾尽全力、言信行果。如果没有这个民营院团对戏曲的热爱,没有省文旅厅、宣城市文旅局、泾县地方政府的支持,没有很多专家、老师做人做事的情怀,这部戏就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皖南花鼓戏的发展亦是如此。这个已有150年发展历史的地方剧种,近年来在宣城市人民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有如枯树生花,重现生机。此次演出,距离2020年12月4日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在安徽大剧院公演,已经过去了两年;距离1994年《老板娘》在安徽大剧院演出,过去了整整28年。在此期间,虽偶有小戏登台,但是在安徽大剧院演出的大戏,连同《青檀魂》,仅有三部。皖南花鼓戏从被列为濒危剧种到有作品参加全国文艺展演,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三年抗疫,逆风飞扬,皖南花鼓戏根基还在,创作不断,借助安徽省和宣城市两级戏曲创作孵化计划,宣城市共创作推出三部大戏、42个小戏,向广大戏曲观众交上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这其中所有默默为皖南花鼓戏的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身上保有的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一部大戏徐徐落幕,《青檀魂》戏里人生暂时划上句点;戏外,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新征程上的太阳冉冉升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生而为中国人,我们为国家骄傲,为民族自豪。家国情怀,是永不落幕的理想信仰,是永不过时的价值理念,它鼓舞我们踏着新时代的鼓点,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艺术精品,以丰富的舞台语汇呈现独特的戏剧之美,滋养社会,锻造国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