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逐梦两千亿,勇当排头兵 | 蜀山奋力建设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许根宏 许蓓蓓 2022-12-18 10:41:13 责编:许根宏 许雅婷 张波

12月17日,淡淡的雪花点缀庐州大地,俊秀的大蜀山层林尽染。站在山顶,俯瞰四周,冬日的合肥,处处涌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机。

“为贯彻省委、市委要求,衔接区第五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未来五年要‘聚焦一个目标、打造三张名片、实现六个更大突破’。”当日上午,蜀山区委五届四次全会奏响了新起点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角。

“一个目标”:“跨越两千亿,勇当排头兵”,2027年经济总量达到2200亿,冲刺2400亿;“三张名片”:以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为支撑的全域科创名片,以运河新城为重点的城乡融合名片,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代表的开放发展名片;“六个更大突破”:在创新能力、新兴产业、对外开放、城乡品质、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六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新目标,靠实力支撑。日前,《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2)》榜单发布,合肥蜀山区再次以安徽省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位居全国23位,较2021年上升2位。

全域科创

——“双谷联动”,构筑“第一生产力”

地下水监测系统、全热新风净化机、土壤重金属检测仪、精准治霾服务……踏入位于合肥蜀山经开区的中国环境谷一楼展厅,由谷内众多企业研发的各类“高精尖”技术和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你看,目前我们的企业可以分为水处理、大气污染处理、固废处理、环境监测、环境修复等多个板块,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个治疗城市环境问题的‘全科医院’,提供一整套环境治理问题解决方案。”指着展厅内一张“环境产业企业布局图”,蜀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卢磊告诉记者。

中国环境谷展厅

近年来,蜀山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之环境领域,全力打造战新产业集群“中国环境谷”。短短数年,环境谷已集聚了环境领域重点企业200余家,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全环保产业链的框架体系。未来,环境谷将努力建设成为环境领域的全国技术策源地和重大关键产品来源中心。

坐拥合肥70%以上的科教资源,拥有高等院校27所、科研院所56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和重点实验室75个,10万多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学生在此汇集,科教实力在全省省会城区居于领先位次……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是蜀山区最亮丽的名片,也是蜀山区日益奔涌的科创活力之源。

走进中国蜀山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学岛站,满满的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该驿站主要用于扶持“新环境”“新健康”“新智造”自主研发设计、科技创新驱动、高精尖科技类项目创业,如今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作为“科大硅谷”蜀山园的前哨,科里科气科创驿站进一步拓展了(院)校地合作交流的空间,吸引更多高端项目和创新资源布局蜀山,让更多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

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学岛站

今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科大硅谷”将成为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力争在国际上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其中,“科大硅谷”蜀山园位于蜀山区中国科大本部周边和科学岛路周边,将打造中国科大科技园、博士创新创业园、科创市场服务中心等,构建孵化功能区和国际合作区。当前,蜀山园作为“科大硅谷”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奋力加速建设的征程。

“预计到2027年,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载体力争达到‘3030’目标,即建成30栋30层科创载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蜀山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蜀山区正打造以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为支撑的全域科创品牌,构筑“全域全链”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蜀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城乡融合

——打造运河新城,开启城市建设“4.0时代”

从长江西路一路向西驱车20多公里,右转驶入鸡鸣山路,再驶入一段乡村道路,没过多久就会看到合肥的新晋网红地标,文艺打卡“热地”——小岭南。

优美的小岭南风光

绿野环抱的乡间道路、幽静典雅的农家小院、精巧别致的造型景观……蓝天白云下的小岭南空气清新、风光无限,宛若世外桃源。据介绍,小岭南是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下辖的24个村民组之一,过去基本是个“空心村”。 近年来,小岭南通过改造废弃、闲置的农房,打造乡村“诗意盎然”的特色民宿,迎来旅游业发展新机遇,村民们也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作为蜀山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近年来,蜀山区小庙镇依托生态、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为突破口,以创新创业为牵引,通过实施“新村民计划”,联合区文旅、农水、旅投等部门,精心打造了小岭南民宿等一批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示范区,让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乡村发展生机勃勃,新城建设亦如火如荼。在蜀山区的西侧,一个正在奋力打造中的城市建设4.0升级版本片区——运河新城正在拔地而起。临近年底,运河新城内,合肥八中运河新城校区、安徽智能软件园3期、泰禾卓海智能产业园……一个个重点项目正在抢抓施工黄金时间,加快推进施工建设,处处是马不停蹄、只争朝夕的火热场面。12月16日,运河新城集中开工、签约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超210亿元。

运河新城建设热火朝天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因穿城而过的江淮运河而兴的运河新城是合肥市“五大重点发展片区”之一,是合肥“十四五”规划的二级中心片区。其概念性总体规划11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30平方公里,西至新桥大道,东至小庙镇界,北至规划的湖光西路,南至建设中的江淮运河,其中核心启动区12平方公里。当前,运河新城正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项目等各项建设,今后将会成为蜀山区乃至合肥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崭新标杆。

“合肥经历了长江中路加环城公园的老城区时代、天鹅湖畔双子楼的政务新区时代和临湖东扩的滨湖新区时代,已到了以江淮运河为纽带的运河新城时代。”前不久,蜀山区委书记王海霞在接受“合肥这十年”媒体专题采访中表示。

乡村振兴示范区由偏僻村落打造成乡村CBD,运河新城由郊野乡村成长为产城融合新城,蜀山经开区、南岗科技园实现产业升级和能级跨越,天鹅湖文化商务区朝着国际化商务区迈进……随着蜀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速,该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城市会客厅”“城市后花园”花开并蒂、争奇斗艳的美景。

开放发展

——高质量建设开发区,打造开放“新高地”

城乡面貌蝶变的同时,蜀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也在充分彰显,实现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双轮驱动。

印有头像的定制棒球、立体形象的定制玩偶、刻有名字的项链饰品……在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33岁的创业青年胡鹏程创立的跨境电商团队仅用4年多时间,就用“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时尚产品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像胡鹏程这样的跨境电商创业团队正逐年递增,园区也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赋能,让越来越多的安徽商品销往全球。

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跨境电商监管区

2020年9月,蜀山区块成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从此蜀山区入列自贸队伍,驶入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两年来,蜀山区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深入开展改革、突出流程再造、推进制度创新,合肥片区首张办理的房地产资质证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在这里颁发。跨境电商领域,蜀山区块通过创新跨境电商包机、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海铁联运等合作机制,全面打通 “海陆空”物流通道,全面贯通各类跨境电商业务。今年1月至7月,蜀山区块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0.53亿元,同比增长115.2%。

加密国际货运航线,助力更多“合肥造”顺利出海;加快1039、1210等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省比重保持50%以上;到202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30亿美元,亿元楼宇数量超20座……12月17日,在蜀山区委五届四次全会上,一个个信心满满的未来“对外开放”目标任务频频闪现。“今后五年,对外开放实现更大突破,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蜀山区块、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为代表的开放品牌矩阵不断壮大,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全域科创、城乡融合、开放发展三张亮丽名片的接连打造中,区域发展的一池春水被搅活,城市能级大幅跃升。过去十年,蜀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9个百亿元台阶,站上千亿新平台,先后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等5个“百强区”。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49.97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持续保持四城区第一,超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7.26亿元。

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健身快乐

城之“成长”,与人之“滋养”,在蓬勃发展的蜀山区,也正实现更加美好的“双向奔赴”。十年来,一项项民生工程精准实施,“大民生”支出占蜀山区财政总支出超过85%。今年以来,蜀山区加快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工作实施,目前27个监测指标皆已提前完成,拨付资金1.88亿元,资金拨付率100%。

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谱新篇。当前,蜀山区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奋力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接续奋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