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有块地,上面到处是垃圾,什么颜色的都有,很难看。”12月8日,记者在宣城市采访时,一位热心市民向记者反映。随后,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一问:为何闹市地块成了垃圾场?
在该市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宣城市敬亭路和中山西路交口附近的这块地,只见一侧的大门上写着“宣城市振兴建安公司绿岛时代广场工程项目部”,走进去记者看到,正如这位市民所言,十几亩的土地上,遍地是垃圾,有瓦砾、砖块,也有塑料袋、废旧家具等,五颜六色,形态各异。该地块的一角还有一座1米多高的“垃圾山”,长好几米,旁边是几座破旧的建筑,四处漏风。
“记者同志,你们看看,这块地在这么繁华的闹市中,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这位热心市民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感觉有损宣城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
繁华的闹市中,怎么会有一块遍布垃圾的荒地呢?宣城市宣州区西林街道办事处城建办主任凌晓静告诉记者,这块地虽然在西林街道境内,但在2000年左右已被宣城市国土部门出让给了一个公司,地面上的拆迁残留物等应由该公司来处理。宣城市文明办创建协调科科长陈浩则表示,对这块地的整改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由于土地权属问题、经费问题,整改难度非常大,效果也不好,下一步会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解决。
二问:为何出让近20年未开发?
采访中,上述热心市民还质疑称,一块出让了近20年的土地,为何一直没有开发建设?对此,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丁亮说,2003年、2004年宣城市政府分别协议出让7.02亩、1.5亩国有土地给宣城绿都置业有限公司,用于旧城改造开发,2010年出让1.95亩国有土地给买受人陈玉秀(音)。
丁亮说,土地范围内的房屋均由受让人自行拆迁,因开发企业与被拆迁人之间在拆迁补偿问题上有分歧,拆迁进展缓慢。目前还有5户未拆迁,导致项目无法开工建设,宣城市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三问:为何长期闲置不收回?
对于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解释,该热心市民又提出了疑问:闲置了近20年的土地,国土部门为什么未依法收回?对此丁亮表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他也解释不清楚。
记者查询得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该热心市民向记者表示,希望宣城市有关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不能“明日复明日”,让这块“伤疤”继续留在宣城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美丽画卷上。(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胡明兵 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