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丰产得靠好天气,现在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每亩玉米可稳定增产100多公斤。”近日,萧县圣泉镇农技站站长张凯说。近年来,为了让普通农田变为优质的高产良田,圣泉镇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该镇2019年共修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5万亩,疏浚中小沟25910米,新建农桥145座,新打井机124眼,新建混凝土道路14440米,砂石路670米,节制闸10座,农田林网板树4450棵;2021年共修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1万亩,沟渠清淤79.42公里,预制块硬化5413米,新建涵管桥323座,跨农桥202座,新建混凝土道路31.095公里,新打机井153眼,农田林网2525株,太阳能杀虫灯180盏。达到了抗旱抗涝、节水高效、高产稳产的效果。
自国家启动保障“粮食安全”建设以来,圣泉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农业改革为“利矛”,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为“粮食安全”建设赋能增效,在固定耕地资源中设定高标准农田核心区。
“把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实到每一块指挥田上,才能真正推动粮食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圣泉镇党委书记邵翠芝说。为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农业生产一线,圣泉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区域党建共同体为抓手,探索“党建引领、红色托管、联农带农”的运营模式,推出“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托管保底”等多种共同体利益分配模式,每亩减少生产成本130余元,有效带动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