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乡村振兴
周丽君的不同选择:回到乡村的年轻人
来源:文\向诗倩 图\向诗倩 张甜 2022-11-28 15:51:41 责编:代明俊 夏朝阳

一间不到30平的办公室里,挤满了5个工位,显得空间逼仄。周丽君就坐在进门最右边的位子上办公,面上堆满资料、文具,还有来不及吃的早餐。这样的日子过了四年,周丽君发觉自己已经是龙山村仅有的一位不到30岁的扶贫干部。 

龙山村委会门口的红旗飘扬。向诗倩摄

机缘巧合回家乡

龙山村的多数年轻人都离开了故土,去山外的世界寻求发展,周丽君是其中一员。2015年,她去南京上学。三年后在她即将毕业时家里却传来不幸消息:父亲周坚辉在干活时不慎摔伤,被送进医院,诊断是小腿、胸骨骨折。那时姐姐周丽华刚刚开始工作,家里没有存款,周丽君从南京实习的地方赶回家,也一筹莫展。

父亲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周父之前在矿场工作,八年前矿场停工,于是回家主要靠务农赚钱。他倒下了,家里一下捉襟见肘起来。父亲躺在病床无法行动,姐姐周丽华到处向亲戚借钱,大学还没毕业的周丽君只能在病床旁陪伴父亲,做一些护理工作。

总有柳暗花明时,周父是村小组的大队长,与当时龙山村党总支书记胡太平有些交情,胡书记来到医院看望周坚辉,提及家中还有一个小女儿快毕业,胡书记就说,现在村委会缺年轻人啊,可以让她回来试试做扶贫专干的工作。“我那时候很想回来照顾我爸,如果有一个离家近的工作就好了,正好胡书记来看我爸的时候说了村委会缺年轻人,让我去试试,我就来了。”就这样周丽君成为村委会里最年轻的小姑娘。

我们是在干实事

周丽君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长一溜名单,都是村子里她联系的工作对象。同事孙敬婷对周丽君评价只有简单八个字:“很能吃苦,工作细致”。

现在的她和村民已经非常熟悉,但她当年甚至连同一个大队的邻居都不认识。2018年7月,周丽君接手了上一任干部方书记的工作,其职责主要是帮助村民脱贫。

没多久,周丽君就遇到一件紧急情况。村里的张先达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而他家儿子女儿还在读书,家中只有妻子在挣钱,很容易因病致贫。村委会得知这件事情后,立刻开始收集资料,走访查证,周丽君那时平均一个星期去一次张先达家。省里下来人对贫困户申报进行审核评估的那天,周丽君记得最清楚。“那天在下雨,申报的资料我们要整理好发给省里的审核人员,要给张先达家申请教育补助、低保、医保。我们一直搞到半夜快12点。”说到这里周丽君笑起来,“我觉得最后看到审核通过的时候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我们是在干实事嘛。”

现在张先达的身体状况很稳定,家里脱贫后也没有出现返贫情况,儿子在村委会帮助下参军,女儿在医院做护士。如今只剩张先达一个人在家,周丽君坚持一个月去一次张家。张先达对周丽君很感激:“她这个人很好的,过年给我送油送米,一个月来看我一次。我现在做透析一次只要花200多块钱,不报(医保)的话要6000多,我们哪有那么多钱搞这个啊,现在就是国家政策好,不然早活不到今天了。”聊到这些张先达脸上升起腼腆又有点局促的笑,黑红的脸上有了很多纹路,“我和周丽君家是一个大队的,以前都不认识,村里没有年轻人,她是独一份。”

张先达讲述脱贫经过。张甜摄

她不来谁来嘛

周丽君和她的父亲很不一样。周丽君说话轻言细语,然而周坚辉给人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凶。如周丽君所说“看起来不凶一点,怎么带村里的人做事嘞?”周坚辉是龙山村13个大队长之一,他管的这片村子在铜陵和青阳的交界地带,山多地少,离主道龙丫路远,位置偏僻。这个村只有一条水泥路通向外面,还有一个坡度接近70度的大坡。周父年轻时和矿场的兄弟们一起修了这条水泥路,村子才能让车出入。除此之外,周坚辉还带领人们凑钱,修建了村口的大池塘,处理了矿山上的残渣。

周坚辉话不多,对女儿回家做村委会工作这件事他表情平淡。“她不来谁来嘛,村里没有年轻人愿意,大家都没兴趣干,那工作总要有人做。我和胡书记有一点交情,年轻的时候都是一起做事的,她(周丽君)回来做这个事帮一下村民肯定好啊。”现在的周坚辉已经不似以前,前不久刚做了二次手术的他被医生和周丽君多次叮嘱要好好休息,但他闲不住,不乐意一直待在家里睡觉。他常走到自己修的池塘边的银杏树下坐着抽烟,脸上是化不开的忧愁。“这个塘要重修”“矿山上的绿化没人做”“矿渣被洪水冲下来好几次了”“村喇叭坏了没修好”“信号线经常掉到树上去”……周坚辉操心的事情有一大堆,藏在他脸上的皱纹里,再化成烟雾吹向风里。他把希望放在周丽君身上,想让女儿完成他在村里未竟的事业,但现在周丽君是否继续留在村里,已经不是她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 

周坚辉家门口由他组织修建的池塘。向诗倩摄

周丽君填村民信息表。向诗倩摄

工作与孩子的两难问题

大约三年前,周丽君在姐姐的婚礼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快两岁的孩子。孩子跟着周丽君住在龙山村,平时由周丽君母亲带着,当家里忙不过来时她也会把孩子带来村委会,这时候周丽君就会在干工作与看孩子之间忙得不可开交。孩子长得很快,要上幼儿园了,周丽君知道她需要为孩子思考未来

提到未来的规划,她时常迷茫。孩子上幼儿园时,她可以让婆婆带着,那小学、初中、高中呢?工作与孩子的两难问题,让解决了十几户脱贫工作的周丽君也束手无策,“走一步看一步吧,还没到那一天呢。”每天充实的工作让她暂时无暇顾及自己家庭的未来规划。(文\向诗倩 图\向诗倩 张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