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乡村振兴
吴文杰:为乡村“织网”的人
来源:杨雯 2022-11-23 11:00:59 责编:代明俊 夏朝阳

上午7点半,吴文杰推开了南陵县河湾镇南丫路“中国电信•文杰数码”店的大门,进店开了灯之后,将用彩色笔写着各种店铺受理业务和促销活动的宣传牌拿出来摆在了门口东北角,接着拿出了一块蓝色的拧干的抹布,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牌坊下悬挂着的“共产党员经营户”的牌子。太阳光打了过来,这块钛金牌锃光瓦亮、金光闪闪。吴文杰擦拭完最后一条边框后,手机“滴——”的一声,接到了今天的第一单业务。

从一根“线”开始

吴文杰开着车载着发小罗梦飞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往龙山村的方向行驶,道路两边每隔几十米便矗立着一根电线杆,电线杆头黑色的电线整齐排列,一簇一簇将杆与杆连接起来,延伸到千家万户中。

8点半,吴文杰和罗梦飞到达了龙山村,需要办理业务的李奶奶站在家门口不停地搓着双手,迎接二人的到来。吴文杰和罗梦飞将车停在了李奶奶家门口电线杆的旁边,从后备箱中拿出了伸缩梯,接着跟在李奶奶身后,进到屋中仔细查看了网线的情况和房梁的走向。

李奶奶一直絮絮叨叨地跟着二人走进走出,希望能赶紧解决家中断网的问题。已年过古稀的李奶奶独自在家中生活,两个孩子均在苏州工作。2020年,大儿子为了给独居家中的老母亲解闷,更方便平时与母亲联系,便给母亲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又找人在家中安装了网线。教会母亲如何上网和使用微信后,李奶奶的两个孩子便安心离开了龙山村。空闲的时候,两个孩子便给母亲打打微信视频电话,谈谈近况,也了解了解母亲在家中睡得香不香、吃得好不好、身体康不康健。可偏偏不巧的是,李奶奶的邻居装修的时候不小心把李奶奶家的网线扯断了,这下可急坏了李奶奶和她身在外地的两个孩子。大儿子连忙在中国电线的手机端APP中为母亲办理了断网的相关业务,业务受理成功后,第一时间便被派送到了吴文杰的手机上。吴文杰了解了大概的情况之后,心里有了底,便和罗梦飞一起带齐了工具直奔龙山村李奶奶家中。

一番查看后,两人确定了问题所在——光纤皮线断开了,这是直接导致李奶奶家中断网的原因,而吴文杰和罗梦飞要做的就是用熔接机把断开的两个线头接上。

“因为光纤是石英做的,不能像电线直接打个结,这个时候必须要用光纤熔接机来进行热接。”

吴文杰将伸缩梯搭在李奶奶家房檐,趁罗梦飞理线的功夫便从后备箱拿出了接线工具——熔接机、剥线钳、热塑管、米勒钳和光纤线切割刀。这时,罗梦飞也已经将断开的两端线扯到了吴文杰脚下。李奶奶始终站在距离二人四五米远的地方,背着手,抿着嘴,目不转睛地盯着二人的一举一动。

吴文杰蹲在地上,食指和拇指捏起其中一端线,小心翼翼地用剥线钳将光纤剥离出来,并套上热塑管,接着用米勒钳将光纤外面的一层保护膜撕开,用光纤线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整齐,并将切割好的光纤线放到了熔接机上。同样的方法,吴文杰将另外一头处理好的光纤也放了上去,然后关上了熔接机盖子,慎重地按下了熔接机上的“SET”键,等待机器自动熔接。

图右为吴文杰 图左为罗梦飞

“1,2,3,4……”吴文杰在心中默默数着时间,全神贯注地盯着机器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刚接好的光纤线容易断,需要特别小心,有一点偏差都不行。”2分钟后,吴文杰打开了机器盖子,屏住呼吸将接好的光纤线拿出来,并套上热塑管,放在机器加热区,轻轻按下了机器上的“HEAT”键加热,等待这最后步骤的完成。

九点零五分,吴文杰帮罗梦飞扶着搭在电线杆上的梯子,并将接好的线给罗梦飞递了过去。从电线杆一直到李奶奶的屋子里,罗梦飞和吴文杰相互配合,将线有秩序地重新搭好。

九点二十六分,吴文杰和罗梦飞为李奶奶测试网线没问题之后,便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二人刚关上后备箱,李奶奶便从屋子里小跑出来叫住了二人,并端出来一盆热水,一边招呼两人洗手,一边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之后您这要是还有什么问题,直接打我的电话就好。”吴文杰千叮万嘱,乐眯眯地跟李奶奶招招手,开车带着罗梦飞消失在了李奶奶的视线中。

以一颗“心”为信仰

下午五点半,吴文杰和罗梦飞驶离丫山村,吴文杰的手机铃声在这时响了起来——一个陌生的号码——寻求业务帮助的客户。吴文杰挂断电话后,匆匆开往“文杰数码”店里,他让客户在那里等待着。

南陵县河湾镇南丫路“中国电信•文杰数码”店

店中吴文杰的妻子孙玉环抱着他们三岁的女儿贝贝招呼着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她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个吴文杰出全勤的日子——开店两年,吴文杰几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单子,出去干活儿一干就是一整天,常常忙得午饭都来不及回家吃,今天也是这样,需要来店里找吴文杰当面解决业务问题的客户往往只有下午六点之后才能找到他。孙玉环每天一个人照顾着女儿的生活和上下学,守着“文杰数码”店,就像两年前在家守着还在部队当兵的吴文杰一样。

2015年9月份,在家人的督促下,吴文杰应征入伍。按照吴文杰的话说,年少时的他多多少少有些“叛逆”,于是,便想去部队磨砺磨砺,不光练练自己的体格,也磨一磨自己的意志。

入伍后的吴文杰被分配到了天津。在新兵连的第一个月对于吴文杰来说尤为难“熬”,按他的话来说,那是他最想家的一段时间——不适应部队生活、不熟悉身边的战友、跟不上高强度的训练、接受不了班长严苛的批评。但他未曾退缩,在身边战友和班长的帮助、鼓励下,他开始慢慢地适应这一切——慢慢适应训练强度,甚至成绩能够越来越优秀;与身边的战友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他们常常互帮互助。他的改变让班长夸赞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也让他越来越有信心。

2018年,吴文杰以排名第一的考核成绩成功升为士官,同时他也被调到了北京,同年,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这让他尤为自豪。“我知道成为一名党员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我身上肩负的责任更多更重了。但我不怕,我甚至还有些兴奋,因为我相信我有能力担起这份责任。”

在河北省康保县驻训地训练时,“风沙眯眼是日常,吃饭的时候,大风吹过,低头看看碗里满是风沙的饭菜也依然会觉得很香。那里水资源短缺,一个月洗俩次澡已经是奢求。下过雨,大家都满身泥泞,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约而同地‘嫌弃’对方脏兮兮。那里昼夜温差极大,白天穿短袖,夜里穿棉袄,每到这时时大家都会窝在一起取暖,完全忘记了白天‘嫌弃’的‘脏兮兮’。”吴文杰很珍惜每一个与战友训练、并肩作战的日子,他到现在都忘不了一阵风把帐篷吹走后,与战友一起奋力搭建帐篷的情景。

曾经作为士兵的他,怀着满腔保家卫国的热血,刻苦训练,永争第一,与战友团结互助,成为了士兵里的模范;如今成为士官的他依然葆有初心,绝不松懈训练,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士兵,成为了士兵的榜样;而成为共产党员的他,自觉担起重任,立志要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2019年,吴文杰与认识八年、相恋一年的孙玉环结婚了,一年后,两人的女儿贝贝出生了,吴文杰有了新的身份,他身上的担子又多了一头。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到家庭,也为了自己能有新的突破,换种人生方式实现人生追求,2020年,吴文杰光荣退伍。

退伍后的吴文杰也想过去大城市打拼一番,但随即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坚决地想要回到家乡去——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河湾镇寨山村罗村,那里可是生养他的地方啊,他要回去为家乡做点什么。

不多时,吴文杰与妻子便在芜湖市南陵县河湾镇开起了一个店铺——“中国电信•文杰数码”,开始跟发小罗梦飞一起干起了给人修网的业务。

开店没多久,吴文杰便被当地政府授予了一块“共产党员经营户”的牌匾。将牌匾挂到店门口时,吴文杰别提有多开心了,他深知这块钛金牌在他心里、在村民心里的重量,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用一双手来编织

“他还在部队的时候,跟他谈恋爱就全靠线上,很少有线下见面的时间跟机会;跟他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更希望他能有时间多照顾照顾家庭,照看照看孩子。但是没想到,现在他也依然很难顾家。”孙玉环抱着贝贝,看着吴文杰在灯下忙碌的背影,有些无奈,但随即又释怀地笑了笑,她早已习惯吴文杰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今天似乎还好一些,按往常,他可是早上四五点就得去接业务,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来。

吴文杰在店内帮客户解决问题

“绝不能断网,我们这里老人多,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太回来,好不容易家家户户通了网,老人能与自己孩子更顺畅地交流了,也能看看电视、简单上上网解解闷了,他们生活得自然而然也越开心了。一旦断网,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线断了,也可能插头没插好,只能干着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为他们排忧解难。”

吴文杰决定从事这个工作之后,便跟罗梦飞合计两人一起干,相互配合,共同守护家乡的网络通畅。两人在正式工作前,接受了公司大半年的业务培训。从理论知识到业务实操,吴文杰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在新兵连的日子,一点一点地琢磨,逐步逐步地攻克难关。在师傅的带领下,吴文杰很快便掌握了技术,迫不及待地开始第一次实践尝试。但他在找问题时便失败了,最终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吴文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单业务。

两年过去了,吴文杰的技术在一次次实践中逐渐精进。从始至终,他都秉持着一条原则——“必须要修好”,他跟罗梦飞多年培养的默契也让两人在两年间几百单业务中从未失手。“干这个活儿,最重要的就是心细,绝对不可以毛躁,不然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客户的不负责。”

如今,吴文杰每天接的业务也不定量,从来都是哪家需要就去哪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个村镇配备的网络技术人员并不多,吴文杰和罗梦飞则负责从河湾镇河湾村到丫山村这个区域内的所有村落。业务最多的一天,二人跑了八十多公里。

周边村子的村民都很信任吴文杰,口口相传吴文杰的人品和业务能力,在他们的眼中,“小吴是一个踏实肯干,能解决他们所有网络和手机问题的历害人”。吴文杰和罗梦飞每次接完早晨最后一单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村民总会极力挽留二人在家里吃饭,但两人从来都是极力推拒,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晚上八点半,吴文杰收起店门口的宣传牌,关上了店门,抱着女儿,和妻子一路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家中。这一整天,他可终于有时间好好亲近亲近女儿了。

吴文杰一家在茶山合照

“我原本以为我能有更多时间好好陪陪家人的,在部队的时候就想着每天都能见到家人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将心比心,这些老人也是一样的啊。现在村村通了网络,5G技术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我们这里当然也不能落后。”吴文杰在理了理后备箱里今天用到的工具,孙玉环在一旁给他打着灯。这个小家需要有担当的他,但这里的千户小家更需要会技术的他。(杨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