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南七街道新华社区,有一群暖心的送餐志愿者,他们风雨无阻,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日准时给20多位高龄老人送去热气腾腾的一日三餐,解决了老人就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风雨无阻,志愿者按时送餐上门
“徐奶奶,我是小邹,饭送到了,快趁热吃吧。”临近中午,一辆白色的电动车停在金环花园小区徐云霞老人家门口,身穿红马甲的送餐员邹运熟练地从车厢里掏出保温饭盒,三菜一汤还冒着热气。
徐云霞是一位独居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灵便。以前,老人煮一锅稀饭,能管三顿。尽管社区办起了食堂,但来对于出门这件事徐奶奶事对于腿脚不便的她来说,难免有些吃力。自从有了送餐志愿者,老人不仅能按时吃到丰富可口的饭菜,还能有人陪着她说说话,拉拉家常。“多亏了他们,吃饭现在不愁了。”提起送餐,徐奶奶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事实上,送餐员不止邹运一人。今年5月,社区组织辖区青年党员自发组建成了一支送餐志愿队,一共10多人,大家轮流排班,每天2人分两条线路给老人送餐。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间断。“有一次,我冒着雨上门送饭,身上淋湿了,爷爷奶奶们看到,心疼得不得了,拉着我进家,就要找衣服给我换,当时心里觉得很感动。”
邹运说,老人一日三餐吃得早,轮到他送餐的那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到食堂打包好早饭,6点半准时出发,8点半前早餐能全部送完。中午11点到12点送餐,晚上5点半送餐。每天送餐路上的时间,就有近2个小时。尽管忙碌,可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和发自内心的笑容,邹运觉得很值得。
真心实意,把老人当家人看待
“饭菜根据老年人口味来定,口味清淡,营养搭配,有些老人有忌口的,我们会做好记录,按需配餐。”邹运说,每位老人都有两个保温饭盒,循环使用。送餐间隙,志愿者将上一餐的饭盒带回清洗消毒,做到安全卫生。
不仅是送餐员,除了送餐,志愿者还热衷解决老人各种诉求。修手机、修电视、修煤气灶、跑腿买药、打扫卫生……对于这些问题,志愿者们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上报给社区协调人来帮忙。
“老人们把我们当孩子看待,我们也把老人当家人看待,希望这件事能够一直做下去,让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关爱与温暖。”邹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