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特色产业
新村镇:“吉祥三宝”助农增收
来源: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张晓玲 程跃 2022-11-09 16:42:14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夏朝阳

近年来,阜南县新村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一手抓好粮食生产,一手抓好经济作物种植,探索出“小麦+夏红薯”“芦蒿+春红薯育苗”等粮经轮作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深秋时节,户外清寒。在阜南县文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存储保鲜库门口,张利忙着从农用三轮车上,一袋一袋地将红薯搬下车来。今年41岁的张利,是新村镇于洼村人。他种了300亩红薯,还种了19个占地36亩的大棚芦蒿

“现在收了红薯,种下小麦。明年午季,小麦收割又插红薯,两作物轮作。大棚里的芦蒿已开始采收。”张利告诉记者,“从11月份一直到明年春节后,正是芦蒿销售旺季。过了正月十五,芦蒿价格走低,到低于成本价时就割掉,腾地,育红薯苗。谷雨后,开始卖红薯苗。”

“红薯苗子论根卖,每根卖1角2分钱到1角5分钱不等。头茬苗剪掉,浇一遍水,四五天就长出新苗,又卖第二茬,一个半月时间内可剪六茬。光卖红薯苗,一亩地可挣6000多元。”张利粗略地盘算了一下,一年下来,种植红薯、芦蒿、小麦总收入有100多万元,利润70多万元。

今年40岁的张文彬,自2021年6月起担任于洼村党支部书记。他2017年返乡时,任村后备干部。之前一直在外地谋生,在绍兴纺织厂当过厂长。2018年开始,他带领村民种植芦蒿和红薯。目前,这个村6500亩耕地,种植芦蒿3000亩、红薯3000亩。

“咱们这里土壤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有利于红薯和生姜等块根类作物种植。种红薯好是好,要是搁以前,却是个掏笨力出慢工的苦活。活一茬接一茬,累断脊梁骨。”张文彬说,现在好了,从起垄、插秧,到起红薯、茎叶粉碎还田,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三四十亩地一天搞定。

在新村镇白郢村,记者遇到正在地里起红薯的李文红,他带领30多人干得热火朝天。中午时分,明净高远的天空下,远远望去,空旷的黑土地上,一排排地摆满了已包装好的红薯箱子,显得颇为壮观。地头的道路上,排了一长溜大货车,一辆9.8米长的,两辆6.8米长的,还有四五辆半挂车,都是头天晚上排好队等候在这里的。

“今天要发的是广东的货,至少有50吨。”现年56岁的李文红种红薯有13个年头了,说起红薯来,头头是道。他今年种植130多亩红薯,都是“西瓜红”品种,一亩地产量约4000斤,可卖3800元。

“西瓜红好卖,咱这里人认它,好吃,耐储存,还能加工粉丝。”李文红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他家“小麦+红薯”轮作经营,一年下来纯收入有50多万元。

李文红不仅种红薯,还收购红薯,两头赚钱。“红薯发往全国各地发,主要是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从7月份开始,要忙到腊月二十几才结束。尤其是中秋节以后,每天都发几十吨货,多的时候一天发一百多吨。”李文红说,一斤收三分钱代办费,整个红薯季,走7000多吨货,可挣40多万元。

白郢村现有耕地5568亩。今年49岁的梅俊华,2018年至今任白郢村党总支书记。“今年全村种了800亩红薯、200亩芦蒿、200亩生姜。”梅俊华告诉记者,午收之后,村委会决定把农户手里的零散地块共计1280亩土地流转过来,除680亩转租给种植大户外,留下600亩由村委会负责经营,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170亩大棚种芦蒿,230亩种红薯,收益预计在60万元左右。

家住新村镇杨湾村的周俊芳前些年在外地务工,得知村里芦蒿产业成了气候,她决定返乡创业,加入了芦蒿种植大军。这几天,她家种植的首茬15亩优质芦蒿进入收获期。“这一茬芦蒿提前上市,赶上了好行情,每斤卖到8到10元呢。从现在起,到明年春节后,芦蒿可采摘三四茬,天气好的话,每亩地纯收入1万多元。”周俊芳开心地说。

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推动。“这几年,镇里给予芦蒿新种植户每亩200元奖补,老户带新户给予每亩100元奖补。同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编制芦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还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育苗、栽培、深加工等方面获得技术支持。”新村镇党委书记张亮表示。

去年初,该镇动员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项目,通过建冷库延长芦蒿的保鲜期。目前,全镇已建成芦蒿存储冷库14座,每座可存储芦蒿3000余吨,总投资264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620万元。新村镇种植芦蒿1.6万亩、红薯5000亩、生姜2000亩,当地农民把这三大经济作物亲切地称为“吉祥三宝”。

“由安徽米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总投资9800余万元的净菜加工项目,于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预计2023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张亮表示,项目将依托芦蒿和生姜种植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年产2万吨芦蒿、生姜等预制菜,并进一步开发芦蒿酱、姜汁、姜茶等多种深加工产品,有望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 (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张晓玲 程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