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古树,一道风景,一个故事。
金秋时节,走进东至县木塔乡,不时可见一棵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或令人称奇,或叫人震撼。
山水有情,古树有灵。在该乡郑村村传统古村落白泥,村中一棵500多年的银杏巍然屹立。“相传,这棵银杏是明朝万历时村里一郑氏乡绅所栽,天启时,他家出了进士,全家迁去了京城。从此,代代白泥人精心守护这棵银杏,银杏也成为了白泥的‘宝树’。那是1934年5月的一天,一支20余人的红军游击队进村后,村庄就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了。在村民指引和帮助下,游击队员全部隐蔽到这棵高大且枝叶茂密的银杏树上,敌人进村逐户搜查,无果而返。那年我7岁,还记得很清楚。”95岁高龄的汪米香老人介绍。
来到苏村村古树公园,这里有70年以上大树16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21棵,公园里群树成荫,松鼠嬉闹,不时传来啄木鸟的啄树声。“古树群位于河道沿岸,一直是苏村的风景林和防洪林。前两年,我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它打造成古树公园,既利于古树保护,又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还有不少游客过来参观。”苏村村老党员潘胜果说。
走进横山村红豆杉古树群,该村党支部书记汪广民介绍,这里有古树乔木47株,其中6株是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其胸径30至60厘米,树龄百年以上。野生红豆杉在全世界都存世稀少,目前已被42个国家发现并共同认定为国宝。该古树群参天挺拔、蔚为壮观,体现出此地悠久的自然和人文底蕴,是一座天然的古树博物馆。
据了解,木塔乡历史悠久,有传统古村落40余个,其中省级2个,国家级1个,这些古村落都保留有古树或古树群。“以前,我乡古村落周边有古树千余棵,60年前被伐木队砍伐掉不少。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村口或路边的古树便被当作首伐对象。所幸还有一些被群众保护了下来。”木塔乡退休干部曹志绍老人介绍。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和文化。近年来,木塔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红旅小镇”创建,开展了一系列护绿增绿行动,并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全乡挂牌保护了165棵国家三级以上古树名木,其中300年以上一、二级古树名木22棵;打造了一批古树旅游景点和微景观,让古树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最美风景,留住悠悠乡愁,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木塔乡乡长胡松旺表示。(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汪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