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田镇深入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挖掘红色资源,突出自身特色,传承红色基因,在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上持续用力,着力打造集沉浸式体验、多样化学习、专业化赋能于一体的党员教育阵地体系,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突出阵地建设,打造立体化教学体验。杨田镇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阵地建设,于2021年投入200万元对中共青阳县委(工委)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考察论证,多方搜集档案资料,做到“原貌”保存,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红色实践课堂。充分挖掘以杨田为代表的全县优秀家风文化,在集镇中心区域修建了一处古徽派建筑风格的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场馆——青阳县家风家训馆,收录了历代先贤家风、领袖家风、当代模范家风,展示了青阳县部分优良家风家训,打造为一处集聚家风家训传承、廉政文化宣传、新时代家风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党员教育培训场所。
加强日常运维,提供专业化服务保障。杨田镇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由乡镇统一管理,对基地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把关,镇、村协作运营,集中接待各单位党员干部、非公企业参观、团建等活动,确保各项接待工作有序开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基地的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检查,设置基地管护办公室,安排专人清扫维护基地卫生。县委旧址、家风家训馆均安排专人讲解,对基地的建设情况、历史变迁、人文风情等进行详细讲述。各基地对开展党员教育情况进行登记,做到教育培训“三有”,即有记录、有反馈、有督查,对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定期分析,根据党员和群众所需调整工作方式方法。
立足多元拓展,创建多样化开放课堂。在传统参观学习模式基础上,杨田镇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优势,高标准打造革命老区五梅村现场观摩实训点。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保护村内中共盘台秘密交通站旧址,修缮革命烈士巴景启墓,复建“五梅第一哨”,即将建设红色广场、红色文化纪念馆等节点,擦亮红色底蕴。组织参观人员实地观摩学习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多元项目,真实体验沉浸式教学,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今年以来,五梅村相继接待了市委党校乡科级干部培训班、县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来村开展“三同”实践活动,全县第十二期政协论坛也在该村成功举办。(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