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埇桥新闻
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的新高地
来源:李栋 2022-09-13 15:45:40 责编:何雪峰 代明俊 许梦源 夏朝阳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三区两园一中心”的总体布局,坚持产业大融合、技术大集成、种养大循环,持续推进产业园稳步建设,实现了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创建目标。

坚持农业生产信息化,为农业发展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气象减灾中心、宿州市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站、土壤传感器、北斗无人机等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服务。淮河、丰大等粮食基地实现气象物联网和“四情”监测点全覆盖;温氏、丰沃、淮海等大型养殖基地实现生产全程监控和远程操控;安农大皖北试验站智慧灌溉控制系统在园区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北斗综合示范项目在园区实施,30台套北斗无人驾驶辅助设备投入使用,2022年“三夏”期间,无人驾驶作业面积超过5000亩,亩均节本增效120元。 

坚持产学研推一体化,推动种业产业发展。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宿州市农科院6家科研单位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皖垦种业、荃银高科、丰大种业、华成种业等一批种业公司入驻园区。产业园各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共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在种业研发、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推广等领域获批市级科技攻关项目2个,区级科技攻关项目3个;制定国家生产标准1项,地方生产标准4项;培育国审品种13个,省审品种33个,累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37亿亩,促进农民节本增收89.1亿元。种业产业的集聚,解决了种源这个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坚持创新引才形式,集聚农业高端人才。针对企业需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协助联系各院校和科研单位各类人才,推行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档案、不限时间、“只为我用不为我有”的柔性人才引进策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牵头的“专家小院”落户园区,“大豆院士”盖钧镒在产业园建立了大豆试验基地,南京农业大学宿州研究院也跟进入园;中科博联与肥地肥业建设了博士服务工作站等。利用项目带人才,通过微壤生物科技项目的引进,招引了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专家团队,与农业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共建;通过高效农光互补项目的引进,招引了中科大光电新能源人才团队。引导人才下沉,通过创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等形式,集聚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定向服务行政村,精准指导特色产业发展。(李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