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为契机,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优化党课内容、丰富党课形式、创新党课载体,持续增强党课的“鲜味、原味、趣味、真味”,让党课更鲜活、更走心、更接地气。
打造“实境课堂”,让党课更具“鲜味”。该乡围绕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党员干部前往金寨县大湾村、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以讲解员带领党员走访讲解的形式搭建“行走的课堂”,将红色资源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党课教材,通过回顾光辉历程、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构建寓教于思的党课教育新模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史鉴今、砥砺前行。
打造“庭院课堂”,让党课更具“原味”。针对乡村特点,该乡以露天宣讲的形式把优质党课送到农家庭院、远教广场,既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又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质量的党课教育。罗集乡清凉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在农家庭院开展“露天党课”,邀请乡村振兴指导员和党建联系人结合该村实际,开展“个性化”宣讲,推动党课教育生活化、常态化,深受党员群众欢迎。今年以来,全乡开展“露天党课”“庭院党课”59场次,参与党员1200余人次。
打造“云端课堂”,让党课更具“趣味”。该乡以“云”为媒,运用微信群视频、腾讯会议、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等方式,让流动党员也能“云参会”。各党组织书记围绕政治理论、红色故事等主题,通过“云视频”形式开展线上“微党课”135场,用乡音乡情为流动党员定制“乡土课程”,架起党组织与流动党员“连心桥”。此外,充分利用支部党员微信群以及“罗组办”视频号,通过线上分享和在线讨论,进一步打破党课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做到党课教育常态化、不断线。
打造“实践课堂”,让党课更具“真味”。该乡扎实推进“两贴近三服务”党建创新项目,引导党员结对帮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约1700余件。该乡聚焦产业发展,积极组建绿海家庭农场、兴罗绿色合作社等非公党支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党员作用发挥带动产业发展。根据党员群众需要,组织能人大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电商从业人员走进农家庭院、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15次,变传统的“理论灌输”为新颖的“现场演示”,带动农村党员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