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峰会现场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正是丰收在望的佳季。
来自全国全省200多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们汇集在汾泉河畔,出席“2022(第四届)安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峰会”,共话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共求创新发展良机。
县城发展迎来哪些新机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怎样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给安徽县域发展带来什么?
这是一场为县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峰会,这是一次交流县域发展的典型案例的峰会,这是一场思想激荡、观点交流、前瞻未来的峰会。
本次峰会以“县域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安徽财经大学指导,决策杂志社、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临泉县人民政府、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承办,由安徽省合作交流办公室、安徽(皖)籍专家学者实业家联谊会、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临泉县中原牧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特别支持,中国国际徽商论坛秘书处、安徽财经大学县域经济研究所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安徽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省委专职副主任侯宇虹,安徽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方志宏,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虞宝桃,安徽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金宝,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凌宏彬,安徽省发改委皖江办专职副主任何春,安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朝阳,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泉县委书记梁永勤,阜阳市政府副市长郑久坤,阜阳市政协副主席王家仁,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加来,临泉县委副书记、县长江利国,临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魏艾,临泉县政协主席于群等出席峰会。
临泉县委书记梁永勤
致敬:汾泉河畔迎嘉朋
8月26日,临泉县城南新区的美乐美大酒店三楼报告厅内,嘉宾云集,少长咸至,来自全国全省及各县市区的党政领导、各领域专家学者、各行业企业家济济一堂,共同见证这辉煌时刻。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凌宏彬主持致辞环节。郑永飞、梁永勤、郑久坤分别致辞。
梁永勤在致辞中代表临泉县委、临泉县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向关心支持临泉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峰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梁永勤说,临泉地处安徽省西北边界,与河南三市五县接壤,她用1839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231万人民。这是一片神奇土地,如期完成了全省1/20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域中的排名由2015年的34位上升到2021年的13位。这里的人民乐于奉献,用占全国耕地面积1/1000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500的粮食,有80万农民工常年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务工,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默默奉献。临泉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她孕育了百家宗师姜子牙、东汉才女蔡文姬、百步穿杨养由基、著名画家吕霞光等杰出人物,是姜、吕、高、沈等姓氏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肘阁抬阁、临泉杂技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团队超千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临泉形成了集高铁、高速、航运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创新创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全县市场主体数量已超过12万户。携带人口众多、农业兴旺、文化繁荣、市场活跃等资源禀赋,有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皖北振兴等国家及省重大战略的加持,以城带县、工业富县、兴农立县、商贸活县、文旅兴县、人才强县“六县战略”的实施,临泉展现出一幅前景壮美的画卷,全县人民正向着宜居宜业现代化中等城市、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皖豫边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基地、高品质中原旅游目的地、优质人力资源开发基地的目标奋力迈进。
梁永勤表示,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临泉还是“追赶者”。要始终“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亲商爱商的热潮中争当“优等生”。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为临泉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提供智力支持,真诚欢迎企业家到临泉投资兴业,共同参与古沈大地、姜尚故里的拼搏与奋进。
临泉县县长江利国
发布:花开自有飘香时
城市竞争力是由经济、社会、资源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性概念。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通过分析多方面数据,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横向和纵向比较安徽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城市间发展差距,为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提供帮助,推动各地市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峰会上发布了《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22》《安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2022》。
郑永飞、方志宏、虞宝桃、凌宏彬共同启动发布仪式。
从安徽城市综合竞争力测度结果看,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阜阳。和上年度相比,马鞍山由第4名上升为第3名,滁州由第3名下降为第4名,阜阳由第7名上升为第5名。
峰会上发布了“安徽县域综合竞争力30强榜单”。
阜阳市的界首市、太和县、颍上县榜上有名,分列第12、21、25名,临泉县位列第26名。
据了解,2021年,界首市、太和县、颍上县、临泉县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6亿元、508.7亿元、465亿元、433.5亿元。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报告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角度对安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采用既包含经济总量,也包含社会、环境指标等,覆盖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符合振兴县域经济的内在要求。
临泉县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三个明显提升”:经济总量明显提升,全省县域经济总量从2015年第34位跃居至2020年第14位,前进20个位次,实现了由“总量居中”向“总量靠前”的跨越发展(2021年,临泉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从全省第14位上升至第1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明显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47倍、1.58倍,实现了由“人均靠后”向“人均进位”的跨越发展;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近一倍,由28平方公里拓展至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实现了由“小县城”向“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跨越发展。
在“安徽城市竞争力10强榜单”中,阜阳榜上有名,位列综合竞争力十强第5名,较上年提升两个位次。
周加来为成果发布报告作了解读,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差距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安徽县域放在全国、长三角、中部县域等不同的视角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苏浙县域为什么强的原因,以及对安徽县域发展的借鉴。
签约现场
观点:深度交流探路径
此次峰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作了深度交流,县域发展把脉定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以视频连线方式发表了题为《繁荣县域经济,应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县域发展应从“竞次战略”转变为“竞优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进入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状态。侯永志建议,安徽县域经济要充分利用互联互通的时代条件,实现开放化发展;利用长三角的区域条件,实现耦合化发展;利用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实现高端化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建设宜居生活空间,实现田园化发展。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冯奎在视频连线中围绕县城城镇化做了深度分析。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镇化是从小城镇开始起步的,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后,县域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徽县域经济要抓住国家推动公共服务补短板、长三角一体化和人口集聚的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何春作了题为《加快县城城镇化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主阵地》的演讲。他认为,加快县城城镇化的关键,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科技与人才支持,落实到推动产业的发展上。县城城镇化要抓住三个理念,坚定加快产业发展的信心,加快产业发展的决心,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恒心。
赵金宝作了《关注安徽县域发展的新变化》的演讲。他建议,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内容上,要聚焦县域经济发展要素,提高招商引资项目投产达效水平。在发展形式上,着重发展“原发型”企业集群,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不要忽视本土培育的企业家。在产业定位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上,狠抓经济发展主线、夯实财富储备、提升养老承载力。
太湖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朱小兵作了《坚持工业强县 打造中国膜都》的演讲。他从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强链延链、强化招商引资,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坚持建强平台、强化承载能力,坚持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分享了太湖县聚焦功能膜新材料产业、打造“中国膜都”的经验做法。
萧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新华在以《以全面融“徐”推动深度融“长”:聚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强劲活跃“新高地”》为题的演讲中,介绍了萧县创新“基金+基地、投资+服务、平台+规模、科创+产业”的发展模式,表示要全面融入徐州都市圈带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以同频共振、登高对接绘制融入的“工笔画”,高效融入一体化发展的“朋友圈”。
对话:思想碰撞寻良机
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引起极大关注,同时为所有县域释放了政策红利,也引起了各界的深入思考。
高峰对话是一场新观点的思想碰撞,今天的高峰对话,将围绕县城发展迎来哪些新机遇为主题展开观点分享。
安徽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处处长张延明,决策杂志社总编辑、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道刚,临泉县县长江利国,天邦食品新能源事业部总裁严小明,安徽临泉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刘荣海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别从县城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了县域经济和县城发展的支撑力,呈现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县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动态。
在谈到“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江利国表示,将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城、以城带乡、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实施“四大行动”,推动一二三产协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十四五”末实现“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争当皖北振兴示范区”目标。首先是先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围绕“1+4”产业和省十大新兴产业,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工业项目投资,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绿色建筑建材、纺织皮革服装5个“百亿”产业园。其次是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人口优势,培育商贸、文旅、医养、教育等消费集聚区,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杂技小镇、钓鱼小镇、魔幻之都、中环格林童话世界等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最后是人力资源开发行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推动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四是乡村振兴富民行动,深入实施农业“两强一增”行动,加快推进生猪、牛羊、畜禽、山核桃、生姜、红薯6个产业一体化项目,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速乡村振兴步伐,推动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江利国表示,临泉将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办国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央和省委大力支持“皖北振兴发展”、推进“四化同步”的机遇,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介:优势凸显向八方
峰会上,临泉县作了招商引资推介。
近年来,临泉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城市建设提质增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双招双引”扎实推进,人口红利、交通畅达、资源丰富、空间巨大等发展优势日益凸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期待在四大领域加强合作。
新型工业领域。“十四五”期间,依托“一区三园”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建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纺织皮革服装等“1+4”特色产业;城市建设领域。临泉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中等城市,明确要加快老城区更新步伐、推进城西文旅项目建设、扩展城南空间、加快城东产城融合、高品质打造高铁片区城市副中心,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争创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这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开发商机无限;现代农业领域。临泉县致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开展以优质肉类、生态果蔬、绿色粮油为主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创建,加强安徽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六个一”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推动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投资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潜力巨大;现代服务业领域。临泉县致力打造皖豫边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基地,加速传统商圈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一批时尚购物、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办公等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谋划建设一批商贸、冷链、农副产品等物流重点项目。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欢迎品牌商场、专业卖场入驻,同时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交通运输、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潜力有着巨大空间。
在峰会现场,临泉县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天邦食品350MW光伏发电项目、科宇(临泉)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园项目、ESG临泉现代工厂化食用菌循环产业项目、泉河纳米超细天然植物碳粉的碳化及精致加工、阜阳中誉皮革年产80万标张牛皮成品革建设、福宝堂年产5200吨驴皮牛皮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46.6亿元。
峰会上,安徽县域发展研究和评价中心正式揭牌。
据悉,2023(第五届)安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峰会将在安徽萧县举办。(赵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