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家风的传承。红色家风形成于特定的革命年代,产生在特殊的革命家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身为国、公而忘私的红色家风,蕴含着共产党员在前进路上不能忘记的初心和方向,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传承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要不断坚持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实干笃行,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坚实支撑。
传承红色家风,坚持以严立家。严于律己,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以自身为表率,立好规矩。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规矩立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教育自己的晚辈要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及生活关的“五关”,制定了“十条家规”。以严治家,划清“公与私”、“情与法”的界限,既讲人情,更讲原则,牢记权力源之于民、用之于民。要着眼小事小节,以一以贯之的标准律己律人,不在小事上“开口子”“破例子”。要将“路只有自己走才会越走越宽广”的价值理念根植于亲属心中,教育引导亲属不靠他人、不搞特权。
传承红色家风,坚持以廉持家。廉洁,是一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共产党人家庭中家风建设最核心的内容。焦裕禄一生勤政廉洁,他对儿子看“白戏”召开家庭会议,要求不搞特殊化,使“焦门家风”历久弥新。谷文昌两袖清风,给子女留下“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的遗言。廖俊波多次给妻子及家人说“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正是有了这些党员干部坚守廉洁风范,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才有了一心只为国的无私情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多念“廉洁经”、常吹“廉洁风”,教育引导好亲属,使家庭成为反腐倡廉的坚强堤坝。
传承红色家风,坚持以实干兴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是既有远见卓识又有求实精神的革命者。共产党员要会干实事,多干实事,不是应付上面,更不是图虚名。”一个时代的气质与风貌,是由实干定义的。革命年代,前辈们无惧牺牲、英勇斗争,以苦干实干立业立国,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本质上都是实干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一脉相承的红色精神图谱。新时代,共产党员们秉承着艰苦奋斗的勇毅和求真务实的笃行,俯下身子行走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撸起袖子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每一个共产党人,用一言一行传承着红色家风,让党旗迎风飘扬在每一个角落,让党徽鲜艳于每一个时刻。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离不开红色家风这个“传家宝”。进入新时代,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真正以优良家风养成清廉作风、促成优良党风、孕育向善政风,激发出的奋斗力量必定持久而磅礴,能够以昂扬饱满的状态投身到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洪流中去。(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