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的是炒胡萝卜丝、肉末茄子、香菇鸡肉、番茄黄瓜,荤素搭配,考虑到老人的口味,真好!”79岁的王华对社区助餐点配送餐赞不绝口:“儿女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要照顾,咱年龄大了,行动不便,买菜、做饭、刷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王老表示,她从家到社区的临时助餐点仅3分钟路程,“实在太方便了,社区还有空调和冷热水,吃完了还可以休息一下看看书,方便得很,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怀。”
黄果山社区党委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老理念,聚焦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方便辖区老年人在家门口能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为切实解决辖区一些高龄、孤寡、失能等老年人“吃什么”“怎么吃”的难题,黄果山社区党委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暖民心行动,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合理制定目标任务,把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作为暖民心行动高质量推进 ,把老人“吃得饱”“吃得好”作为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黄果山社区根据老年人需求从三个方面创新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全力推进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工程,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吃出“幸福味道”。
一是精确摸底“优选址”。 前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自主摸排等方式,社区按照“广覆盖、贴需求、惠民生”的原则,积极对辖区内年满60周岁以上的低龄老年人、残疾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就餐需求摸底调查,结合辖区老年人口规模、人员分布、人群特点等确定服务半径,准确掌握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为精准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夯实工作基础。充分整合优化社区办公用房资源,在满足社区建设需求的情况下,优先为社区助餐服务提供用房和优质服务。
二是多方参与“聚合力”。在街道事务科的积极协调下黄果山社区积极对接餐饮龙头企业和府饭店,就地科学打造助餐点位,通过个人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多方支撑、多元参与方式,建立政府、企业、社区共同推进的信息化助餐服务平台,规范管理和服务,建立助餐服务准入退出机制,推动老年人助餐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大力宣传“优服务”。社区及时召开推进老年人助餐工作动员部署会,印制了关于开展老年人助餐工作致老年人的一封信,向广大老年人宣传助餐政策。依托政府购买服务,由社区“一米阳光”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对困难老人定期开展送餐上门服务,打通助餐由社区向居家延伸的“最后一百米”。创新探索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与病弱困难老人就近、就亲、就便结对,实现“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引领下的“银龄互助”送餐服务。(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