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园街道辖区安泰达律师事务所的援藏律师王梦菊圆满完成任务凯旋!2021年她响应司法部的号召,报名参加“援藏律师服务团”活动,同年7月22日,正在出差的王梦菊接到了通知,26日赶到拉萨,前往距离合肥约4026公里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自此展开了在雪域高原上的暖心法援故事。
种子发芽,践行初心誓言
来援藏这件事,是王梦菊早就埋在心底的一颗种子。2015年,王梦菊师兄时常讲述他在西藏法律援助时的所见所闻,让她也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无穷向往。但是刚刚参加工作的王梦菊没有执业经验,直到2021年,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90后年轻党员律师,对援藏这件事她一直念念不忘,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藏地群众做点事情。2021年4月,省律协发布了招募公告,王梦菊第一时间就填写了报名表和申请书。
克服困难,关关难过关关过
高反关、低温关、生活关......初上高原,困难接踵而至。刚抵达拉萨,当晚王梦菊就出现了高反症状。头疼、胸闷。太阳穴酸胀、失眠,即使吸氧也无法缓解。迷迷糊糊地,她时睡时醒,熬到了天亮,症状终于有所缓解。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错那县,停水停电是常有的事,拿着水桶负重爬楼,对于王梦菊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2月,错那县的温度常常在零下20℃左右,即使穿着羊毛靴。仍然抵挡不住侵体的寒气。最艰难的时候,家里停水停电停暖气,她只好用煤气烧水,灌了两个热水袋,熬过了黑夜。在这里,脸部脱皮、鼻子结血痂是一直存在的。习惯洗澡的她到了这里,发现洗澡的频次不能多。“洗多了身上干得疼,即使抹身体乳也无济于事。”王梦菊说:“慢慢地我也习惯了面部脱皮、鼻子里有血痂、减少洗澡次数的状态。”
翻山越岭,播撒法律的种子
随着生活步入正轨,法律援助工作也逐渐成效。2021年之前,错那县一直是无律师县,王梦菊成为这个高寒边境县的第一位援藏律师,当地人对她也特别尊重。自2021年7月以来,王梦菊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援藏法律服务工作中,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件,提供法律咨询134次,代写法律文书51次,累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82万元。
从山南市回到错那县,路程两百多公里,全是翻山越岭过湖泊的山路,要翻过几座五千以上海拔的高山,所以路程不算长,却要走四个多小时。这一年王梦菊办理的刑事案件当事人凡是关押在山南市看守所的,一个案件全程办下来大概要往返市区与县城四趟。
在办案中王梦菊不仅熟练运用法律专业知识,还综合了本地的民族风俗,融汇了感情和息纷止讼的原则化解纠纷。她将部分办案补贴捐给案件当事人,为没有亲人的案件当事人垫付罚金,在案件办结后仍然跟进后续……(左娟娟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