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刺眼、酷热难耐,在四古村民组的一片水稻田旁,朱虎群、罗文胜等四人正顶着烈日,对着一眼沉井商讨着什么,“今天出水好,大概跟陈村水库放水有关,但愿这眼井能坚持个十来天,这附近100多亩水稻就保住了”“要提醒老百姓不打水的时候,把水泵关掉,不然容易把泵打坏……”
虽然汗水浸湿衣服,热浪不断涌来,却并未影响继续下田的计划,他们戴着草帽、满脸通红地又去往下一个抗旱点。
近日,高温少雨天气进一步持续,宣城泾县桃花潭镇鸿峨村驻村工作队积极采取措施,做好抗旱保生产工作,切实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
心中有数,必须“勤下田”。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人员采取分组、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每天下田察看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将17个村民组的农田全部走访到位,做到轮回看、全覆盖,听取群众抗旱需求和意见建议等心声,随时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的干旱程度。
应对干旱,必须“多找水”。按照“先地表、再地下,先活水、再死水”管理原则,摸底村内河流、水塘等自然水源,估算水源可灌溉到的庄稼;对无自然水源的区域,联系经验丰富的村民共同勘验地形,找准水源脉络,新打内径1米、深度6米的抗旱沉井10眼,通过地下取水,为1000多亩水稻解决干旱缺水局面。
保障灌溉,必须“筹设备”。立足村情实际,向镇政府、水利、乡村振兴等部门提交申请报告,获得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并通过争取社会赞助、村“两委”自购等方式,多管齐下共筹备到型号1.5寸到6寸不等的水泵21台及输水管带等抗旱器材,再根据水源的出水量和可灌溉面积,配置不同型号的水泵,分发给老百姓,架机抽水避免水稻减产。
“生长关键期缺水,这种时候,老百姓急哦,不想点办法,大片大片的中稻就可惜了,也没脸面对他们。总书记叮嘱要带领群众多种粮、种好粮,我们不懂技术,只能尽自己力所能竭地努力……”。泾县烟草局驻村副队长查啸感慨地说到,就在前两天,他联系水利局,又争取到的2台水泵,已经用于抽水作业。
当前,抗旱形势依然严峻,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实践,从村民最急切的需求着手,围绕在田农作物抗旱保苗想办法拿对策,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抢时抓季;围绕村民、脱贫户、尤其是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饮用水问题,更换旧损水泵、送去桶装应急饮用水,帮助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下一步,还将协助村民对接相关保险公司,尽可能把减损降到最低,用实际行动打好抗旱攻坚战。(查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