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明光市桥头镇宝龙圩稻田里的龙虾基本已经收完,只留下部分虾苗在稻田之间的河沟里,大部分稻田进入轮换期,陆续播种水稻。桥头镇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钟如永指着这片稻田回忆说:“过去这片地只种水稻,每年8、9月秋收过后,除了少许农户种些菜外,稻田就进入冬闲期,现在养了小龙虾就不一样了,打个时间差,平均每亩水稻田每年可产出150公斤—200公斤小龙虾”。
桥头镇地处明光市西北部,境内两湖(女山湖、花园湖)三圩(宝龙圩、卞湾圩、君刘圩),形成了独特的低洼易涝水地较多,过去传统种植每年一季水稻,冬季常年撂荒,农田亩均效益较低,遇到涝灾可能减产甚至绝收。
近年来,该镇积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探索种植模式,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通过采用“稻虾轮作”“稻虾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一改过去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习惯,让水田实现了一田双收的效益。
该镇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推进特色品牌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精心围绕“一棵菜、一棵树、一棵草、一盆鱼”特色农业做文章,引导地势低洼地培育稻虾连作特色农业,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以亩均效益论英雄。
全镇规模土地流转6.9万多亩,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362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金桥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五千亩立体流水养殖,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镇有72.3%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或服务于粮食生产的农机和农技经营主体。
“两区”划定更加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进一步显现,“非农化”“非粮化”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冬养龙虾,夏栽稻面积达5800多亩,农业产值比以前单一种植翻一番,亩均净增收益1500多元。全镇人均增收256元。
下一步,桥头镇将紧紧围绕农业产业调整布局,做大做强稻虾连作产业,力争三年内,发展规模达万亩,培育一批有示范引领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桥头特色龙虾品牌,农业产值再翻一番,实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李莹 钟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