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
如何建设好、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如何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云岭镇提交了这份答卷。
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多姿多彩
云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下设“理论宣讲”“文化文艺”“乡村振兴”“健康体育”“科技科普”“普法教育”“关爱行动”“移风易俗”等8支特色队伍。今年以来,各支队伍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助力基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更加五彩斑斓。
“着眼高效服务,要推动文明实践队伍专业化。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活动就跟进到哪里。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精准供给,通过上门走访、微信征集等方式,找准群众需求点,推动项目按需供给。”云岭镇志愿服务队队长表示,将进一步着力做优做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同时做好志愿者注册与招募、服务与记录、管理和培训等工作,为提供优质服务打下扎实基础。
打造品牌,实践项目出新出彩
创新开展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并形成志愿典型案例向县申报。
“儿童服务之家”是在学校之外给孩子们开设的“第二课堂”,利用周六、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看书、做游戏、打乒乓球、趣味答题等活动,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呵护,为他们的成长注入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村民兵、退役军人等组成, 每月开展关爱老兵行动。在日常中搜集老兵意见建议,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新四军精神志愿服务项目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示,结合皖南云岭旅游区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工作,积极培育赓续红色文化,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
精品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更加贴民心、达民意,也助力了建成更加可触可感的“红色云岭”。
润物无声,文明新风助推振兴
云岭镇19个村已实现新风堂的全覆盖建设,使用时间不长,但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深化文明实践上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不大操大办、不必拘泥于“几菜几汤”,宴请宾客集聚“新风堂”,投入使用以来已承办红白喜事10余次。老党员袁大爷盖新房,就在这新风堂里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亲戚邻里不用跑远路就能聚在一起,既热闹又拉近了感情;还免费提供场地,成本降低了,既实惠,又热闹”,袁大爷乐呵呵说道。
文明乡风扑面来,离不开润物无声的宣传熏陶。在新风堂大堂内,各类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宣传了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节约等内容。这些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根植村民群众心中,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