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中医药专家组成员在一线临床诊疗中,形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日前,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国梁主任向记者介绍,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中医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
张国梁是国家和省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从事中医治疗传染病工作有38年。曾参与2020年武汉抗疫工作;2022年4月加入上海援沪医疗队,担任中医专家组领队;2022年6月带领中医团队前往宿州、怀远等地参加抗疫工作。
针对中医与新冠肺炎诊疗问题,接受采访时,张国梁做出了解答。
中医诊疗,“安徽方案”独具特色
张国梁表示,中医药对新冠疫情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对于发热、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服用中医药具有效果显著的缓解作用;能够明显降低重症和危重症的发生率;能够明显地缩短核酸阴转时间。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经过两年以来的临床实践,张国梁团队总结形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在一方一药,一人一策的基础上。针对奥密克戎病人发病特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方一药’。”张国梁介绍,无症状感染者使用中医一号方,热化轻症患者使用二号方,寒化轻症患者使用三号方,四号方针对长阳病人。经过半年的研究,专家发现,对于长期核酸阳性不阴转的病人,服用此方药,再加上胸腺肽胶囊,可以起到明显促进阴转进程的作用。此外,“一药”为皖产的疏风解毒胶囊,在上海方舱医院临床实验中,通过该药的治疗,患者阴转和出舱的时间有明显缩短。
多系统治疗新冠肺炎,中医有优势
在张国梁看来,数千年抗击瘟疫的历史,为中医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谈及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优势,张国梁表示,首先中药能够很好地改善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程度;其次,中医药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康复;其三,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更好地抑杀和消灭病毒,降低炎症,保护组织脏器,减轻伤害。
相较于现代医学,面对新冠这种“棘手”的病毒性疾病,中医药的多系统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有着直接抑杀病毒、控制炎症因子和避免免疫过度反应的作用,能够明显缩短病程;此外,中医药能降低危重症、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预防新冠肺炎,中医有“方”法
中医药不仅在临床干预治疗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在预防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记者问及治疗新冠疫情方面,中药哪一个预防方值得推荐时,张国梁表示,通过最近两年的临床试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在2022年3月17日推出了《安徽省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干预推荐方案(2022版本)》,针对5类不同人群推出5个预防方药。其中有一剂针对重点人群的预防干预的方药——银花防感汤。该方药由金花、银花、连翘、葛根、干草、荷叶等组成,口感微甜清香,不像其他中药苦涩。
“银花防感汤药食同源,既能做药,又能做食品,且药性平和,没有毒性,对肝肾脏器功能没有损伤。”据张国梁介绍,该方药曾发放给上海抗疫中安徽医疗队、宿州与蚌埠抗疫前线人员及部分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等,经实验,一方面服用人员没有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服用后基本没有人感染,说明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大暑季节,天气炎热,居民在预防新冠、调节身体方面,张国梁从中医角度给出了如下建议: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比较大,常有闷热之感,因此,第一,要保证睡眠充足,保证房间空气流通;第二,目前新冠病毒传染性和传播性较强,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地方,避免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第三,饮食方面要保证清洁干净,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多饮水,保持正常身体水分;第四,可以在家中放置、佩戴中医药囊;冬病夏治,比如针灸、穴位按摩。最后,可以喝一些凉茶,比如金银花、连翘等,药食同源,泡水茶饮。做到以上几点,对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减轻感染传播的几率、安全度过暑热潮湿季节非常有帮助。(安徽党媒云记者 顾亦飞 实习生 姚婧卓 夏梦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