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一大早,马鞍村蔬菜基地村民又看到胡书记骑着电瓶车来到菜地忙碌了起来,采摘、过秤、装车、运走…..虽然辛苦,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个第一书记不一样,不怕吃苦、实干,我们打心眼里佩服他。”菜农尤大四笑呵呵着说。
规划、打造马鞍村蔬菜基地
“胡书记到村以后,每天讲得最多是如何发挥做大做强马鞍村蔬菜特色村,起早贪黑,带领村‘两委’深入农户走访调研,看基地选址情况,掌握种植品种”,村党总支书记郭秦智说。
为此,经过综合考虑,村“两委”决定将蔬菜作为马鞍村主导产业,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147亩土地建设马鞍村蔬菜基地,集中精力做强两个片区。大棚区:投入10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60亩蔬菜大棚,提前摸底承租户,确定大棚承租的价格、面积和使用年限,依托种植大户打造“反季节”蔬菜,做到即使是“冰天雪地”仍然能长出“绿油油”的长青菜。
露天蔬菜区:构建“种、产、销”一体化机制,选定一名有担当的党员作为蔬菜产业带头人,拉框架、平整土地、确定种植品种、人员物资调配等各环节无缝衔接,目前,豆角、茄子、小米椒、玉米等10余种蔬菜长势喜人,相继进入采摘期。
联系蔬菜购买商家,亲自送菜
基地蔬菜成熟采摘时,胡书记一直奔走在蔬菜销售、联系商家的工作中,打开了市场销路,解决蔬菜销售难题,特别是借助新媒体宣传订购、单位定点采购、各类食堂配送等一系列保障措施,露天蔬菜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供不应求,每天销售收入在2000元以上,单日蔬菜配送量超过1000斤,初步实现种得放心、管得顺心、发展更有信心。7月24日月亮湾一个客户通过抖音刷到马鞍豆角,需要100斤,胡书记自己到菜地装配了100斤豆角登上三轮车送上门。对于附近商超的购菜需求,他更是亲自配送。有一次胡书记笑着说:“他的第一次装菜、送菜,第一次学着骑三轮车都在马鞍村完成的”。
点燃马鞍村干事创业的激情
“胡书记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我们,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干”,村“两委”干部异口同声地说。
目前的马鞍村一改往日“小富即安、畏首畏尾”的工作作风,迎来“激情满怀、干劲十足”的华丽蜕变,村“两委”个个不等不靠、奋勇争先配送菜,争先恐后、身先士卒奔产业。未来马鞍村将继续牢牢扭住发展蔬菜产业的思路不动摇,奋力谱写好马鞍村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郭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