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在社区”“养老不离家”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心愿。2022年,安庆市将“发展社区养老”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助餐行动、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等方面进行诸多探索。
近日,在民政部、财政部公布的入选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名单中,安庆市作为全省唯一入选该项目的城市,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3646万元。
养老床位“嵌入”家
“多亏了政府帮忙,我父亲在家里也能享受养老院般的专业设施与服务!”家住安庆市大观区的许林龙老人今年92岁了,几年前一次脑出血后导致半身瘫痪。他的儿子许亮坦言,自从政府派出专业机构上门为家里安装了护理床,自己照料父亲省了不少劲。
许林龙老人能实现“养老不离家”得益于安庆市启动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在安庆市,有2184位老人和许林龙一样,在适老化改造后,因家里一个或多个小小的变化,养老生活更加方便。在许林龙家,除了将养老床位“搬”进了家,坐便器两边安上了扶手,连半夜上厕所都有了感应灯,家里地面还做了防滑处理……
在安庆,养老变“享老”不仅仅体现在适老化改造上,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服务也将幸福“嵌”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
“所谓‘嵌入式’养老,就是让基础养老设施进家门,微小养老机构入社区,实现养老‘不离家’,贴心服务送身边。”安庆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善龙介绍,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22年度安庆民政重点工作“清单”中明确,今年将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80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0张、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15家,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扩面。
康复辅具能“共享”
轮椅、护理床、助听器、助行器……走进安庆经开区舒巷社区的康复辅具社区服务站点,一个个崭新的康复辅助器具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社区服务点内。
“以前需要花大价钱买回的康复辅具,如今在社区就能租赁使用,对老年人,包括残障人士、伤病人士来说,是大福利!”该社区居民杨女士表示,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让母亲免费租到了轮椅,方便了日常出行。
“目前我市有21万多名残疾人、96万多名60岁以上老人以及不少伤残疾病群体,康复辅助器具的社会需求大。”安庆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马晓雷介绍,2019年6月,安庆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3个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市。目前已建成1个洗消中心、1个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和15个社区租赁服务点的“1+1+N”服务网络,提供14大类86种租赁产品。
“我市在全国率先将居家失能人员辅助器具租赁服务费用纳入了上门护理服务费的范围,对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60周岁以上低收入困难老年人租赁辅具予以补贴。”马晓雷介绍,自试点启动以来,康复辅具租赁项目累计签约1846人,租赁产品10170件,签约服务金额430万元,服务量近5000人次。
家门口吃上“暖心饭”
“每天中午都有六七个荤菜,再配上七八个素菜,荤素搭配,不仅味道好,还很实惠!”7月26日中午,在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街道老年食堂,69岁的杨大娘只花了7元钱,就吃上了一荤两素的套餐。
“我们提供午餐和晚餐,最便宜的套餐只要5元。我们老年食堂价格比市场价要便宜两三成。”该老年食堂负责人李岚介绍,自5月8日试营业以来,该食堂每天接待300余人次老人就餐。食堂采购的原材料均从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每餐食品留样,所有餐厨具全部消毒处理,食堂工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杨善龙介绍,安庆市对106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为站点配置餐桌、微波炉等必要设备设施,通过“中央厨房+配送”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务。下一步,该市还将通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整合机关事业单位闲置房产、租赁村集体闲置用房等方式,加快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2022年将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260个和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240个,着力满足不少于16万老年人的就餐服务需求。(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吴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