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居家老人“吃饭难”问题,绩溪县加快推进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建设,切实办好民生“食”事。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进“餐厅”,不仅可以“吃得饱”,还可以“吃得好”。
精心组织,着力把好事办实办好。该县结合实际,快速行动,制定出台了《绩溪县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着力打造城区10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重点解决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方案》发布后,全县各乡镇加快老年助餐建设步伐,精心谋划、部署安排,该县每天均有二、三家农村老年助餐点开业运营。
创新模式,助餐服务健康发展。该县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为助餐服务主体,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改造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依托诚信度高的餐饮企业参与运营管理,利用社区门店、养老服务中心、爱心企业慈善捐助冠名等方式,开设老年食堂(助餐点)。
同时,试行“中央厨房+助餐”“养老机构+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助餐”等多种助餐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养老助餐服务信息平台。全县各助餐点位均实现刷卡或人脸识别、预约点餐、数据化结算等助餐服务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功能,就餐卡在全县各助餐点通用。
强化监管,确保助餐安全舒心。该县建立健全覆盖食品生产、采购、制作、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老年食堂食品监管制度,做到每日菜谱及时更新公开上墙,每餐食品留样,确保食材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严格落实“六公示”制度,民政、市监等部门实行常态化联合巡查和日常监管,保证食品安全,确保助餐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7月28日,绩溪县11个乡镇均已开展老年助餐点运营服务,老年助餐点达到18家,实现城乡全覆盖,超额50%完成上级下达的老年助餐建设任务,各助餐点共办理老年助餐卡1516张,累计就餐19332人次。(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