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板桥镇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工业树”枝繁叶茂、“产业林”生机盎然,镇域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
鼓口袋更要富脑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板桥镇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板桥镇以“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土味道、紧贴群众生活”为原则,以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持续为全镇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描绘出一幅幅和谐的动人画卷。
提升乡村颜值
板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两绿”村庄清洁行动部署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动员组织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踊跃投身攻坚行动中,全力为镇域居民打造宜居优美的生活环境。
正在建设的凤阳县淮河行蓄洪区板桥河治理工程,将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加培、新建排涝站等综合措施,大幅提高其防洪排涝标准。同时,板桥河治理工程将持续推进河水污染防治,按照水清、岸绿、景美标准,提升水体质量,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小牌子发挥大作用,晏公新村居民刘正利的门牌上,“十星级文明户”的奖牌格外醒目。晏公新村通过新乡贤、星级文明户等先进群体引领、示范、带动、倡导周边群众自发整改,原本在观望、回避的群众也逐渐行动起来,清扫门前屋后,整理乱堆乱放的杂物。
增加文化气质
让文明乡风浸润民心,这是凤阳县板桥镇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行走在濠光村,黑瓦黄墙边一抹动人的绿色装饰着这个特色民族村的田园诗意。2021年,凤阳县投入1400万元,从道路整治、沟通清淤、背街小巷整治等多个方面将濠光村从里到外改造了一番。吃穿不愁了,就盼着环境好起来。现在路又宽又好走,晚上路灯也亮了起来,挨家挨户门口有小绿园,平时可以种些花草蔬菜,沿路也新种下150多棵榉树、栾树、柿树等行道树,村民们对这一年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在规划美丽乡村时,板桥镇镇长陈雪如说:“我们的项目一定要做长期规划,除了满足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外,还要兼顾当地精神文明涵养提升。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保持乡村面貌常新。”
濠光村新世纪幼儿园旁的融合园,晚上迎来了许多纳凉的村民,园内文化墙上村规民约与移风易俗宣传画将民间文化与文明新风有机融合,为融合园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吸引孩子们频频驻足。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站点就建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开展到哪里。濠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叶传萍常常带着她们的志愿者队伍来到融合园,给村民们带去助残助老、防溺水教育、反电诈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丰富文明“内涵”
七月骄阳似火,板桥镇新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工地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建成后新文化活动中心将作为板桥镇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好去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新“灯塔”。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200平米,总投资约740万元,主要分为主建筑和室外广场两个地块。板桥镇新文化活动中心承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性教育馆等功能,将覆盖书报刊借阅、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各类服务功能。
“现在室外活动的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和篮球场等已竣工验收,室内综合场馆已进入到各功能室设计装修环节。”项目负责人杨辰副镇长说,新文化活动中心将成为板桥镇新的“网红打卡点”,板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将开展一系列科普讲堂及惠民政策宣讲活动,在“乐民”的同时,达到“惠民”“育民”的目标。(姚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