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外省做生意,户口不在当地,很难从异地银行获得贷款。回到老家的银行申请,银行却因为数据信息不足而拒之门外。但是今年春节回老家,枞阳农商银行主动上门,给我贷款,为我送来金融‘及时雨’!”在外经商的周巨俊提到枞阳农商银行的贴心服务感慨地说。周巨俊是土生土长的枞阳横埠人,2017年,他和朋友在昆山市玉山镇开立昆山道赫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从事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经营情况一直不错。但因受限于外地户籍,在异地打拼的他难以得到经营所在地银行的信贷支持。多年来,周巨俊只能凭自有资金周转经营,业务规模受到极大限制。
“长三角征信链平台”的及时落地,为像周巨俊一样在外打拼的创业青年,送来了融资新希望。
一直以来,银企信息不对称是阻拦小微企业融资的“拦路虎”。然而人民银行“长三角征信链平台”的推出,为企业征信数据跨区域共享提供了支撑,打通了链上信息共享使用的“高速公路”。
日前,记者从省联社获悉,我省农商银行系统已成功接入“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实现从贷前审批、关联查询、贷后风控等业务场景的全覆盖以及长三角征信机构的数据共享互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自人民银行推出以来,省联社组织多场培训会,引导各农商银行积极接入该平台,助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全程留痕、不可篡改等特点,能解决征信机构间数据互联共享的行业痛点。”省联社信贷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是由人民银行牵头推出,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完备的信用数据,为各金融机构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提供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数据决策,有效实现了征信数据在不同地区、不同征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像客户周巨俊,我行经办人员只需登录‘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就能够精准了解到经营企业的工商信息、股东信息、高管信息、涉诉信息、失信信息、处罚信息和专利信息等详细情况。”枞阳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最终结合尽调信息,该行帮助周巨俊通过“金农信e贷”产品,成功申请了30万元的贷款额度,为在异地创业打拼的枞阳商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自“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枞阳农商银行充分依托平台信息优势,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平台丰富的信息源和快速的信息流,迅速对小微企业整体“画像”,进一步加快审查审批流程。
“信息上的互通,还加快了银行的审查审批流程。这次从农商银行贷款,从申请到获得贷款就用了3天时间。”安徽国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孙总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的企业。去年7月,公司通过“双招双引”,落户于舒城县杭埠镇工业园区。企业成立前期投资大,加之是“首贷户”,经营、借贷等信息空白成了企业在金融机构融资的“痛点”。舒城农商银行借力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及时、准确、详实地了解掌握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资产负债、销售收入、知识产权、纳税、用电、司法等29项信贷替代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个人征信信息与实地走访对接,根据企业特点,综合考量“招引”项目建设规划与发展前景,给予3000万元优惠利率信贷融资,用于建造厂房。
“有了平台,就有了小微企业的‘精准画像’,银行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作出授信与否的判断。”舒城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借助该平台解决了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前期投资大、资金困难的问题,为“招引”项目落地建设、“招引”企业稳健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周怡 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