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沿着322省道从泾县到茂林,沿途都是秀美的景观。溪口村境内尤为如此,青弋江与濂溪河在此交汇,一眼望去,秀丽的山峰,平静的河面,织就了一幅青山倒映、山水交融的旖旎画卷。离开省道沿着泾荀小路进入深山,转过几道弯,便到了荀坑。荀坑的地形像一个聚宝盆,整个村子呈南北走向,东西的山峰将村子夹在狭小的谷地内,一条小溪径直将谷地一分为二,河边零星点缀着几块不起眼的耕地,整村房屋背靠着东侧的山坡,周围的山上密布着树林、竹林和茶林,村庄内,数十名工人正在辛勤地劳作。
早在多年前,荀坑还是一颗被埋没在山野间的明珠。和现在的景观不同,过去的荀坑基础设施不足,没有信号和自来水,道路很窄,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劳动力大多前往镇里工作,留下空巢老人居住,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老龄村”,虽然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却缺乏充足的劳动力,难以开发利用。
在被县“两山转化”公司收购之后,荀坑的优质资源终于得到有效转化,借着整村搬迁的东风,泾县乡村振兴公司会同茂林镇征迁了荀坑大部分的房屋,投资0.4亿打造荀坑高端民宿群项目。整村开发的运营模式以荀坑村为单位,以集体经济和外来资本为投资开发主体的现代运营模式。多层次的投资结构和三层投资结构。通过前期进行整村规划策划、掌控整村开发节奏、整村开发的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建造控制、老百姓和村集体与投资商的协调和衔接。按照一体化结构和有效管控,按照村庄规划的系统,分年度分结构的系统发展构架,形成了独特的一套模式。项目通过区域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提升,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以精品民宿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民宿引流为产业发展激活区域经济,提高居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优先聘用当地村民,提供多个岗位解决村民务工问题。
作为生态资源大县,泾县“两山转化”公司通过将生态资源开发和乡村振兴结合将大有可为。茂林荀坑项目想要实现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需要用活乡村的本土材料、果林、茶园、菜园等,决不是复制化地照搬照抄。要结合根据茂林镇的自然条件和本土文化特点,设计出适合茂林特点的建筑与景点,从而吸引外来观光者,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一个或几个样板示范区项目,开发沉睡荒废的生态资源,实现产业逐步生态化、产业化,吸引更多年轻优秀的人才主动返乡,共同致力我县乡村振兴发展。(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