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您的蔬菜B套餐到了,麻烦一会开门拿下。”
“张叔,您的A套餐送来了。”这是灵璧县渔沟镇生活物资配送志愿者们向村民配送生活物资的场景。据了解,自7月4日起,渔沟镇与全镇5家超市签订合同,以60元、80元和100元定量包(肉类占70%,蔬菜占30%)的形式对群众基本生活物资进行供应。
疫情期间,全镇群众严格执行足不出户管控措施,如何保障群众的“菜篮子”,让群众静得住,不出门,渔沟镇主动谋划,提前思考,于7月3日成立物资保供专班,建立线上线下保供机制。7月4日,渔沟镇政府与5家超市对接,签订疫情期间民生保供合同,7月5日,网格员、志愿者通过开展“敲门行动”和微信群等形式对群众需求进行登记、上报,开展“菜篮子”配送上门服务,打通了全镇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了区域内的人员流动。截至目前,全镇19个行政村已实现物资保障全覆盖。
“稳市场、保供应、惠民生”。7月6日早上7:00开始,承担渔沟镇19个行政村物资保障供应的5家大型超市的首趟物资保供运输车开始启动前往各村。虽然下着雨,但依然没有阻挡党员干部、志愿者为民服务的决心,在村部统一接到物资后,党员干部、志愿者们进行分组到户,利用电动三轮车等有序配送到每家每户,确保全镇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新鲜的平价菜、放心肉。
“我们梁集村的每个网格都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以便群众可以及时的将生活需求反映给网格员。针对老弱群体,网格员每天上门进行服务和需求统计,确保能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包括生活基本物资和特殊需求。”梁集村党总支书记王阳一边指挥志愿者分拣物资,一边说道。像梁集村一样,中菜村的党员干部也在忙碌着查验物资,进行分发。只见每个袋子里都放置了购物小票,“土豆9元,苞菜7元,茄子5.5元……”蔬菜、肉类单价和数量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放心和认可。“感谢你们下雨天还及时的将物资送到家里,有菜有肉真不错,也请你们放心,我肯定支持防疫工作,一定不会出门的。”中菜村的李大娘拿到生活物资时激动地说道。
据悉,疫情当前,为了保障群众生活“菜篮子”,确保全镇“关店不关货、商品不断供、物资不涨价、防疫不懈怠”,渔沟镇精心部署,科学谋划,联合5家超市加强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组织调运,确保生活必需品商品供应充足,并结合实际制定“移动菜篮子”行程表,5家超市分5条线路为19个村配送生活物资。同时,针对群众药品、奶粉、尿不湿等特殊需求,由专人统一购买、分发,切实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同时,强化市场监管职能,由镇市监所对配送的物资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价格平稳,质量安全。7月6日,物资保供第一天,全镇共配送蔬菜礼包和特殊物资共1000余单,参与配送志愿者100余名,保障群众能够快速地拿到物资。
下一步,渔沟镇将持续强化“移动菜篮子”服务功能,进一步丰富货源、提升配送能力,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兜牢民生底线,努力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打通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疫情防控战斗胜利的“最后一公里”。(张欠欠 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