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青阳县庙前镇: “慵懒”小豆丹带动“勤劳”新产业
来源: 张小羊,傅明聪) 2022-07-05 21:27:33 责编: 聂梅

夏天,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眼下正值豆丹的成熟期和热销期,在青阳县庙前镇庙前村的140亩“九华豆丹”养殖基地,负责人刘学冬带领工人们在大豆地里忙活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攀爬在豆叶上那一个个胖乎乎的豆丹采摘下来,轻轻地放入采摘桶中,桶满后入筐过磅放入装载车运输销售。

青阳县蓉城人刘学冬通过庙前镇招商引资项目来到庙前村林村组,流转了140余亩土地发展豆丹养殖业,于2021年初成立于“九华豆丹”品牌。当年投资110余万元建起了钢构养殖大棚50亩、网棚90亩。产值高峰期时,每亩产值可达到万余元,带动了周边80余名村民就业。

“现在我们基地的豆丹全面上市了,豆丹长势良好,今天我们安排了26位工人加紧采摘,一天下来上市量在1500公斤左右,销售额能达到15万元。”刘学冬说道。

为保证新鲜,通过预约而来地江苏客户早早的来到刘学冬家中,等待这一批的豆丹连夜运回江苏连云港深加工。“我们每次过来拉的数量大概在2500公斤,这里的豆丹养的个体比较肥大,深受连云港客户的喜爱。”灌云县联盛豆丹养殖有限公司采购经理顾海恋说道。

养殖豆丹不仅能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来增加村民土地流转收入,还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周边村民的劳动收入,小小豆丹成为庙前镇致富的新产业。

“到这里来干活离家近,骑电瓶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从大豆的种植、除草、管理,到拣丹虫,家里不忙时我都来这里干活,每天也有100元工资收入。”庙前村村民吴小妹开心地说道。

上半年因受疫情影响,高速路交通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从江苏连云港预定的豆丹卵延迟发货,导致今年豆丹无卵可挂,严重影响豆丹的上市时间,给基地平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庙前镇对此高度重视,镇主要负责人积极走访企业商讨解决方案,通过调研走访等多举措结合,帮助其从河南协调一批早春豆丹卵,同时组织专家帮助攻克豆丹制种瓶颈。刘学冬结合多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对江浙沪等省市豆丹市场的考察积累,逐渐掌握用成熟豆丹制种,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对于豆丹的养殖前景,刘学冬和村民们都很有信心。下一步他们准备建成一套集种苗孵化、豆丹养殖、深加工、市场推广、客户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完整的豆丹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豆丹产量和经济效益,力争与安徽省农科院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基地打造成皖南第一个豆丹科学养殖示范园,供养殖户现场学习,以技术优势带动更多村民从事豆丹新产业的发展和统一回购上市销售。

“我们公司下半年将进一步提高豆丹育种硬件设施,提升豆丹产能,计划再增加10米钢构大棚30亩,标准育种棚4000平方,争取年产豆丹达到5000万例以上,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展望前景,刘学冬充满信心。(张小羊,傅明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