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要有‘活水’,含氧量高,鱼的成活率才高;办养殖场还要有‘金融活水’,周转资金足,鱼才能养得肥、长得大、卖得好!”近日,刚刚获得广德农商银行“致富先锋贷”1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的水产养殖大户张红友红光满面、感慨万千。
作为广德市誓节镇鸿雲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张红友已经在誓节镇东冲村东湾组从事“螺蛳青”等大型鱼类养殖十余年,在育苗、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成功打通了面向上海、武汉等区域的销路。不仅如此,自身养殖规模约200亩的张红友还带动周边村民从事水产养殖约250亩,并同他们共享养殖技术、销售渠道,一起推动东冲村养鱼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
为了提升同饲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有效压降自己及其他村民的养殖成本,张红友重金建设冻库4处,用于储存大量养鱼饲料,其他村民向他赊购饲料后,按月、按季甚至年末结算款项。加之“前10个月投入,后2个月产出”的养殖模式,张红友对大额周转资金的需求相对迫切。然而,即便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乡村产业带头人,张红友的融资之路也并不顺畅:外地户籍、冻库等资产难以抵押成了限制其提高融资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
幸运的是,广德农商银行了解到他情况后,迅速跟进,100万的信用贷款额度,5.2%的年化利率,“金融活水”解了他的“资金之渴”。由点及面,在人民银行广德市支行的指导与促成下,广德农商银行基于这一个性贷款方案正式推出“乡村振兴·致富先锋贷”,而张红友及其他5名东冲村水产养殖大户则是该贷款品种的首批授信对象。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离不开金融活水!”在近日举办的授信签约仪式上,东冲村村委书记杜德平有感而发,“希望各位养殖大户能够把这充裕、实惠的贷款资金用好、用活,将东冲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