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定远:稻田养老鳖 效益“老好”了
来源:冯长福 2022-06-27 17:43:50 责编:方欢 胡明兵 张文洲

微信图片_20220627130918

6月25日一大早,定远县姚新胜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姚新胜先给稻田里养殖的老鳖喂饲料,随后捞出4只老鳖,坐公交车送到县城一家饭店。

这个家庭农场位于定远县定城镇十八岗村,而十八岗村距离定远县城仅七公里,有公交车通到村里。

“老鳖也叫甲鱼,喂老鳖的饲料主要是小鱼、小虾和螺蛳等,每天投喂一次。老鳖价格高、行情好,批发价每斤80元,今天4只老鳖卖了800多元钱。”姚新胜对记者说,“稻田里养老鳖,是稻田综合种养的新模式。选择这个模式,得感谢张书记给我了很多指导和帮助。”

今年54岁的姚新胜一直边种田边搞粮食收购,农闲时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打零工。2017年12月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26亩,种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并在部分稻田养殖小龙虾。2021年8月开始,在17亩稻田里试验养殖老鳖。

微信图片_20220627130950

姚新胜口中的“张书记”就是十八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高级农技师张朝俊。张朝俊是定远县总工会干部,去年6月,受县委组织部委派,到十八岗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到村半个月后,张朝俊举办了“稻鳖鱼虾共生新模式”培训班。

“我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学习了相关技术,看到了这个模式的优点和前景,觉得可以干。”很快,姚新胜就通过张朝俊买来了1500只甲鱼苗,放养在自家稻田里。

“甲鱼苗每只1斤左右,到今年5月份,已长至平均2斤以上,可以销售了。”姚新胜对记者说,因不愁销路,他并不急于出售,准备到今年10月下旬,等老鳖平均体重超过3斤,才全部捕捞出售。“预计产值约30万元,亩均纯收入将突破1万元。”

2019年以来,作为定远县科技特派员,张朝俊把“稻鳖鱼虾共生新模式”作为科技强农的抓手,着力打造“十三妹”品牌生态鳖。已先后在该县定城镇十八岗村、池河镇高刘村、蒋集镇蒋集村、藕塘镇下马村等地示范推广“稻鳖鱼虾共生新模式”300多亩,今年将扩展到吴圩镇九梓村、朱湾镇大户刘村、桑涧镇河北村等,预计全县示范基地将超过1000亩。

“我家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有着特殊的情怀。”张朝俊早年在乡镇从事农经工作,后调入县直单位。尽管工作单位多次变动,但他对农业一直“情有独钟”,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农业技术,并把所掌握的农技、农艺、水产养殖等知识运用到农业实践中。

微信图片_20220627130926

2017年春,张朝俊自费2万多元,包了中巴车带领本县13位种粮大户,到湖北潜江、湖南岳阳、江苏盱眙、安徽全椒等地学习取经。回来后,13位大户示范“稻虾共作”3000余亩,张朝俊又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

2019年开始,他以安徽十三妹小龙虾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实验基地,着力研究稻鳖鱼虾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建立“稻鳖共生”示范基地200亩,总结了一整套关键技术路径,并在全县多地推广这一新模式。2020年他主持的《稻鳖鱼虾生态高效健康共生模式示范推广项目》,被列入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效益是一切新模式探索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新模式示范推广的动力和源泉。

“稻鳖共生,技术易学,效益很高。”张朝俊告诉记者,选择水源条件好、地势平坦、保水性好的稻田,每亩放养中华鳖150只,每只1斤左右;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物技术手段,搞好种养管理,前后八九个月时间,可亩产中华鳖约150公斤,加上一季水稻1000斤左右,亩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同时,大幅减少化肥、农药和鱼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

微信图片_20220627130923

在推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提质增效的同时,张朝俊带领村“两委”成员用心谋划十八岗村的产业发展。十八岗村生猪养殖基地,现与省农科院合作,计划养殖“定远黑猪”300余头,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将鲈鱼养殖规模稳步扩大至120亩;还将利用相关项目资金,建设“甲鱼恒温苗种繁育”与“外塘精养”示范基地,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