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三夏”关键期,阜城各地抢抓农时,开启新一轮农忙模式。颍淮农商银行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资金需求特点,严把服务关、质效关、帮扶关,加大支农资金供给,为阜阳市夏收、夏种、夏管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严把“服务关”,加大支持力度
该行全方位宣传“收粮贷”“生姜贷”“花卉贷”“蔬果贷”等乡村振兴系列产品。一方面,蓄势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积极摸排辖内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对存量客户往年规模、今年规划、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动态授信调整,对潜在客户实行一户一策授信准入评估。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惠农担”纯信用融资担保业务名单内涉农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全覆盖评级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该行安排网点人员在部分收粮大户经营地驻点办公,提前调拨现金、安排验钞机具,确保夏收时节现金供应充足,售粮款项及时发到农户手中。
严把“质效关”,保障农贷需求
该行聚焦主责主业,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将二季度信贷营销侧重于对农户及从事夏粮收购、加工、销售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放眼“三夏”农业生产全链条,更新农业支持思路。扶持收割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为主的农机装备生产企业,满足农业机械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持续推广“农机分期”业务,推进农机更新换代,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梳理完善农贷产品制度体系,优化内部管理构架,进一步简化“三夏”业务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容缺机制,持续提升办贷效率,确保“三夏”信贷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严把“帮扶关”,丰富支农形式
该行探索长效机制,创新帮扶举措。发挥党组织统领作用,建立健全三级互联共建机制,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增量扩面,第一时间获取“三夏”政策信息,形成由上至下、层层发动、形成合力、迅速落实的乡村振兴长效服务机制。将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作为各网点综合考核和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引导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今年以来,颍淮农商银行已深入9个乡镇99个行政村宣传支农金融政策,提供助农金融服务,共计发放涉农贷款38.28亿元。(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王洁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