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多发频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稳定增长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施策,靠前发力,务求实效,切实为受影响的群体纾困解难,多措并举全力助企业、稳经济、保民生,持续为全省高质量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金力量。
到2022年5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894.02亿元,同比增加1146.64亿元,同比增长11.76%;较年初净增742.48亿元,其中:5月份净增128.79亿元,同比多增24.83亿元。
主动出击抓营销,持续加大金融供给
入夏以来,天气慢慢炎热,路上行人渐少。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则显得格外的忙碌。在省内各地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身穿行服、走村串户的农金人。
“感谢农商银行上门给我提供支持,不然我这笔大单就要彻底黄了!”日前,在安徽东方万泰物资商贸有限公司内,企业负责人感慨地对前来做贷后调查的蚌埠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该公司经营园艺林业产品销售、粮食谷物收购及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多年,经营较为平稳。但今年4月,为了赶工程进度,该企业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一笔大额建材采购合同。
“大单”摆在面前,公司负责人却是喜忧参半。“为了这个合同,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将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前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为此,该负责人多方筹措资金,但效果甚微。
蚌埠农商银行营业部在大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安排工作人员与之对接,通过实地调查、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客户诉求,在总行条线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仅用几个工作日,就以第三方资产抵押的形式为其成功发放贷款600万元,一举解决了客户缺乏抵押担保、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而在池州市,自4月份以来,池州九华农商银行则几乎是全员出动,全面开展金融服务走访活动。“我们打造了‘清单式’管理服务模式,即根据企业清单制定走访计划,结合走访情况制定服务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力求做到‘实地走访+一企一档’。”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日前,池州九华农商银行已完成清单内353户企业走访调研,合作意向金额7.5亿元。目前,该行支持三农和小微客户达22736余户,今年新增贷款9.94亿元,贷款余额达129.9亿元。
瞄准产业下功夫,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农村经济基本盘要稳,关键还要看产业。疫情之下,农业相关原材料涨价、需求减弱、物流不畅,种种不利因素造成省内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遭遇较大困难。
黄山地区茶产业即是如此。在今年的茶叶采收旺季,部分茶企遭遇茶叶滞销,资金回笼遇阻,经营周转困难。歙县街口村顺源茶厂老板胡根顺前段时间就在为这事发愁。“今年生意不好做,老客户那边资金回款还慢,兜里没钱到村里收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老胡坦言。
幸好,歙县农商银行在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后,针对辖内茶企茶农资金回收周期长、收购种植加工成本高等问题,推出了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元的“乡村兴•茶e贷”产品,给陷入资金“泥潭”的茶业客户伸去了援手。
该行街口支行工作人员上门向胡根顺进行了产品推介,并迅速为其办好了贷款手续,10万元资金很快到账,及时解了茶厂的燃眉之急,确保老胡今年收茶销售“两不误”。
到4月末,歙县农商银行已发放“乡村兴•茶e贷”807户、贷款余额3.75亿元,其中茶企16户3.12亿元,涉及茶农791户0.63亿元,为茶企茶农渡过疫情难关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省农商银行充分利用金融资源优势,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力助推本地品牌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霍山农商银行针对石斛产业推出的“石斛e贷”,目前已授信1.2亿元;青阳农商银行针对九华山景区由导游转行的民宿商家,推出了“导游·易贷”,目前已授信5笔、金额140万元;灵璧农商银行为种养大户推出的“丰收贷”等,均赢得了客户称赞和市场青睐。
数字赋能结硕果,线上信贷大显身手
“叮……”随着一声清脆的到账短信提醒,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刘竹园经营农资店的个体户刘老板兴奋地举起手机,向周边的村民们展示刚刚获得的10万元授信额度“金农农e贷”短信。
“太方便了!感谢农商银行给我及时发放贷款,帮我解决了资金困难。”老刘笑着说。而最让他“惊喜”的是,从点击手机银行提出申请,到自动生成预授信额度,再到最终信贷资金到账,竟前后仅仅用了不到30分钟。
事实上,这样的“惊喜”正在省内城乡不断上演。近年来,在“金农信e贷”基础上,省农信联社相继推出了面向不同群体的数字化专属信贷产品——“金农企(商、农)e贷”。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纯线上、“无接触”的信贷产品迅速风靡江淮,成为省内信贷领域的“超级网红”。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系统“金农e贷”系列产品贷款余额2315.89亿元,较年初增长178.97亿元,增幅8.37%,其中,“企(商)e贷”余额529.82亿元,“农e贷”余额139.04亿元,较年初增幅分别超过19.61%和95.03%。
“到5月末,我们的‘金农e贷’系列产品新增授信客户63.84万户,其中首贷户占比54.66%,45岁以下客户占比54.09%。特别是我们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过程中,推广整村授信服务,专门推出的产品‘金农农e贷’,最长的用信期限可达三年。目前,办理这款产品的客户中有73%是第一次在我们农商银行贷款,其中有超过20%的客户还是征信报告里没有任何记录的‘征信白户’。”省农信联社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说明,农商银行的线上业务已经成为信贷业务的主要增长点,而“金农e贷”系列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年轻客户的青睐。
此外,部分农商银行还积极对接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开发的线上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带动,提高当地客户申贷便捷性和获得率。如安庆等农商银行在全面推进整村授信的同时,接入皖事通APP“智慧党建之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服务平台”,目前已接受客户申请586人、授信金额达7958万元;长丰农商银行依托合肥市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互通和共享应用,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管齐下保企业,纾解客户“急盼愁难”
保企业就是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疫情反复冲击之下,省内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责任担当,第一时间对受疫情影响的群体进行摸排,明确纾困范围、建立客户清单,制定专项方案,“一户一策”开展精准帮扶。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已经收到展期的短信了,等资金回笼后,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还上这笔贷款。”近日,安徽济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专门给颍淮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打来感谢电话。
济荣医疗是阜阳地区生产医用防护制品的龙头企业,主要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2020年疫情期间从颍淮农商银行贷款600万元,用于购买口罩生产原料。为了保障企业快速运转,去年贷款到期时,颍淮农商银行就为其办理了贷款展期。
到今年4月17日,企业第一次贷款展期到期了。不巧的是,当时正是阜阳地区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头。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回笼不及时,流动资金依然非常紧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颍淮农商银行按照不抽贷、不断贷的原则,又为企业办理了6个月贷款展期,力保该企业正常运转。
不遗余力支持济荣医疗这样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在全省农商银行范围内并非个例。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全系统累计为2.87万户客户办理无还本续贷162.53亿元;为1.47万户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264.69亿元。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相关企业,我们的要求是做到‘应延尽延、能延早延’”,省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还按照‘应降尽降、应免尽免’的原则,降低贷款利率、减免其他费用,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对企业如此,对个人客户也不遑多让。根据省农信联社相关指导意见,农商银行对满足条件的个人客户(包括因确诊住院治疗或隔离、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等人员),均可申请延后归还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欠款等。 (省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