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滁州市定远县二龙回族乡红卫村以响应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分年度对张圩组在内的12个村民组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提升。
首先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改乡貌。邀请专业规划公司对12个村民组重新规划,合理布局,拓展空间,在增强观赏性、保证实用率上下功夫,栽植红叶石楠、月季、垂柳等苗木,绘制农耕文化墙,推进“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按照“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思路对村民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鼎力打造张家圩等人居环境示范点,按照“留住乡愁”原则,保留了村民组原有的村容村貌。
其次坚持党建引领,齐抓共管换乡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通过示范带动、敲门入户动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辐射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子。
同时坚持就地取材,全民参与美乡村。为留住“乡村味道”,遵循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原则,红卫村利用农户捐献的废旧砖头,闲置或废弃的石磨、猪食槽、石磙等物件,搭配竹、木、花、草等乡土材料,通过艺术化设计,打造村标和党建宣传区,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让村民赞不绝口。
坚持建章立制,理事监管留乡愁。建立群众自治机制,积极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发挥村民理事会宣传规劝监督作用和村规民约教化作用,劝导村民每年缴纳60元卫生管理费,部分理事会成员负责收取,确定卫生管理人员,监督管理效果,不断提升群众环境管护意识。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悬挂荣誉牌,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日常管护的热情,引导村民“参与管、一起护、共同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