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西县毛尖山乡林河村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夯实基层党建,狠抓集体经济,深化村民自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书写了乡村和谐的新篇章。
夯实基层党建,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林河村位于岳西县东部,与县城相邻,是典型的移民、山区“二合一”村。曾因土地淹没、移民搬迁等历史原因,一度出现“三多”情况:社会矛盾多、上访闹事多、群众意见多。
为了解决群众诉求,该村采取“党建+集体经济+自治”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队伍建设,织密基层网格,将支部建设贯彻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释放治理效能。
通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林河村公开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联系方式、职责分工及代理服务事项,让群众知道有困难找谁帮、有意见向谁提、有事找谁问。经了解,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800余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21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免费义诊等服务共3000余人次。
该村积极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构建“乡包点干部—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党小组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的五位一体纵向治理链条,吸纳派出所、“五老”、党员、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将党组织延伸覆盖到基层“神经末梢”,实现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2021年,林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4万元,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保障。
去年,该村开发公益性岗位22个,发放脱贫人口直接分配收益和慰问困难群众、老党员、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资金26万元,有效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家书屋,升级改造文化广场,购置电脑等设备5台、购买书籍3000册,购置户外运动器材10余件。同时,在村内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监控5台,近三年来,无重大安全灾害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村民对治安满意率达到99%。
深化村民自治,形成乡村治理格局
该村积极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利用乡村“大喇叭”广泛宣传,通过党员和“五老”乡贤带头示范,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据了解,该村注册志愿者314名,今年全村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件,调处率高达100%。
紧扣岳西“治理有效红旗村”评选标准,该村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和村民法治培训教育,发挥村民矛盾调解委员会作用,夯实法治基础,充实村级综合力量,建立一村一警、一村一调解委员会、一村一法律顾问的法治队伍。
此外,该村积极开展露天电影、广场舞比赛等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开设乡村道德讲堂,邀请“安庆好人”等道德模范开展宣讲,促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形成,大力开展“好人模范”“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如今的林河村,产业升级,村庄秀美,村民和谐互助,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呈现一派新气象。(梁月升 储艳才 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