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建平镇采取“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党建红”与“环境绿”深度融合,为郎溪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建平力量。
党建引领“示范干”。建平镇持续推进道路沿线整治提升,4月成立G235国道文明创建专班,压实成员责任,专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建平镇G235国道文明创建工作专班人员组成情况及职责分工》,实行周调度制度,明确整治范围、整治内容和工作安排。镇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规划建设中心、经济发展办、市场监管所、城南派出所以及南西村、南山村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整治方案开展工作。
常态化开展沿线环境整治行动,今年以来,专班成员共开展G235国道沿线开展志愿活动共11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召开文明创建座谈会,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牢固树立“努力争当环境卫士”的意识。
党员先锋“带头干”。在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村干部、党员主动加压、主动作为,对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大整治,做到自家门口干净整洁,不乱堆乱放垃圾和杂物。各村成立“水韵茶廊”志愿服务队9支,志愿者成员累计177人。
党员志愿者积极投入道路沿线整治行动。南西村、南山村负责G235国道南西段、南山段沿线环境卫生的常态化清洁及部分脏乱差点的整治。通过生态美超市对“水韵茶廊”志愿服务进行积分奖励,开展文明创建之星和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队伍评选活动,动员更多的村民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群众响应“主动干”。该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播宣传、干部入户做思想工作等形式,使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清除历史存留垃圾。全镇9个村积极行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对全镇环境卫生开展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清理,村民们纷纷撸起袖子,拿起工具,深入村庄,有效清理了G235国道、S203省道、028县道两侧及绿化带垃圾,村内多年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得到清理,整治破旧立面、拆除临时搭建,使得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镇党委政府全体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各村全面整治了农村人居环境,美化了乡容村貌,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建平镇也在积极探索中让“党建+环境整治”模式落地生根。(焦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