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的疫苗接种点和小区防疫点,可能会遇见一个忙碌的瘦小身影,她安排着现场的工作,还时不时接打几通电话。她就是笔架山街道社会事务部副主任何晓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分管全街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3月,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何晓梅毅然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家人,肩负起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核查组组长的责任。
在同事眼中,何晓梅是个“铁人”,干工作不知疲倦。一天24小时,她手机从不离手。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询问防疫政策、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保障工作、接收上级部门通知……“我们没有上下班,睁开眼就要准备处理工作。”何晓梅说,有时候忙得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每天打开手机,何晓梅第一时间就是查看最新的防疫政策。“政策会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一定要及时了解,传达到各个社区。”何晓梅说,“如果通知不到位,很可能会影响社区的防疫工作。”数据核查也是如此,需要科学精准,反馈迅速。经过一段时间的核查工作,何晓梅发现,有部分数据核查后依然有所缺漏,在耗费大量人力后还要大批量返工,同时也使反复接到核查电话的居民产生抵触心理。“现在,我们对每一批数据都会详细标注好需要核查的信息,以及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要问的问题。”何晓梅说。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核查的效率,减轻了一线核查人员的负担。
投身防疫工作后,何晓梅留给家人的时间就变得很少,回到家中时常常已经是深夜。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她总是一个人悄悄地回到房间,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处理着数据和平台。由于工作太过繁忙,答应给女儿过的生日也没能兑现。“生日年年可以过,但是现在防疫形势严峻,我做这个工作的,一刻都不能松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作为一名母亲,何晓梅的眼眶还是不禁湿润了。
“这次我们也一定能取得胜利。”面对疫情,何晓梅始终很乐观。疫情期间,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休息时间过少,这使本就患有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何晓梅症状更为严重。“和她讲话,要凑到耳朵旁边。”同事们都很心疼,然而何晓梅依然坚守岗位上,她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对党和群众最好的交代。(谢虹龄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