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在“雨前行动”中采集核酸检测信息
4月以来,合肥市蜀山区第二届党建领航基层治理公益微创投“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积极行动,一方面积极协助龙居社区开展“雨前行动”——2022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一方面加强居家精神障碍患者的定期访视工作,做好情期间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及管理工作,掌握服务对象的病情动态及思想状况,防止肇事祸事发生。
“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在颐和佳苑中学采集核酸检测信息
据悉,项目社工以防疫实际需求为准则,动态调整工作模式及内容,在常规入户关爱访视的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优势,利用“电话访视+入户走访”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按照“入户敲门、敲门见人、见人查码”的原则,与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防医生、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等多方联动组成关爱小组,共同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入户走访“敲门行动”,筑牢精神障碍特殊群体安全屏障。
“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袁石清敲响特殊关爱群体家门
每次走访前,项目社工都会提前和服务对象电话联系确认到访相关事宜。“您好,我是五里墩街道‘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近期疫情比较严重,请问您的治疗药物是否足够?我们可以代为跑腿去医院取药寄药……好的,那我们明天下午3点去您家拜访,随时保持联系。注意室内勤通风、勤消毒、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一通通充满爱心的问候随访电话,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流向服务对象心间。
“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线上电话随访
走访过程中,项目社工为服务对象送去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及代购药品,把服务送上门,把关心送到家。社工与服务对象及监护人进行详细交谈,询问日常用药情况,叮嘱服务对象遵医嘱用药,切忌擅自停药或调节药量,并对药物进行临期检查,多措并举确保服务对象服药安全有效。同时社工耐心讲解防疫知识,嘱咐其提高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措施,保持放松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务必在第一时间和项目社工或社区汇报。
服务对象纷纷表示,在疫情期间一定自觉在家做好自身防护,绝不给防疫工作添乱。
“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为服务对象发放防疫物资、疫情防控宣传单页和爱心关爱卡
“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为服务对象检查常用药品是否过期
如今出门在外核验健康码不可少,针对服务对象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不能扫码核验的现实情况,项目社工细心地帮助服务对象及家人申请并指导使用安康码的离线码以及核酸检测预登记采样码,小小的二维码实现了从“我扫你”到“你扫我”的转变,为服务对象带来了一份独特的理解和关怀。
当日走访结束后,“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将走访信息实时与社区和辖区派出所共享,及时协助社区和辖区派出所掌握相关服务对象的动态变化,并将信息更正后报备给相关部门,有效推动精神障碍患者疫情排查及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周医生工作室”项目社工与家家景园社区工作人员反馈核对信息
疫情期间,民政、公安、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及社会组织“五方”协同努力,建立了“1+5+N”联动随访机制,关爱小组的服务工作也从未间断过,共开展线上电话随访113人次,实地走访送出一次性医疗口罩200余只,消毒酒精、洗衣液等用品50余件。随访工作及时有效地分担了社区防疫工作,同时全面地反映出精神障碍患者的现实情况和真实需求,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了他们在疫情面前的恐慌心理,对保护其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刘晓莉 刘晓曼 季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