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祁门农商银行祁红支行的厅堂里,换零钱、存款的客户络绎不绝,有一个身影徘徊在大厅服务窗口前。
“有人要给我汇款,必须绑定支付宝,小伙子,能不能帮我申请个支付宝,然后绑定这张社保卡?”今年68岁的刘大爷着急地询问。该行客户经理小方看着匆忙的刘大爷,就询问其为何要汇款,将要汇给谁。
“别管我了,快帮我办!要不然我的补贴就发不了!”刘大爷不愿多谈,情绪开始焦躁起来,催促着小方赶紧绑定支付宝。小方觉得可疑,耐心地稳住大爷,仔细询问“补贴”来由。原来,刘大爷先后两次接到电话通知,国家研究出了新冠疫苗特效药,要给其发放疫苗补贴,但前提是需要开通支付宝并绑定社保卡。想要拿到“补贴”的刘大爷一早就来到了支行,准备办理绑定。小方听完后,判断出大爷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立即报了警。不一会,警察便赶到了祁红支行,再次对这起骗局进行揭底,提醒刘大爷不要再轻信类似的骗局。
当下,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对疫情的恐惧、焦虑、担心等心理,假借“流调、疫苗、快递阳性”等名义,趁机实施诈骗。本报为此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罗列几种有关疫情防控的诈骗类型,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也要警惕新型诈骗套路,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新冠特效药+要求汇款=诈骗
如果您像刘大爷一样,接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电话,谎称有特效药可以治疗新冠肺炎。千万别信!这是不法分子假冒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谎称有“特效药”,诱导受害者汇款或者前往虚假购物网站购买,实施诈骗。对于这种要求转账的可疑电话或短信,不要理睬!
核酸异常+陌生链接=诈骗
“您好,我是防疫部门的,您的核酸检测有异样,一会您将收到相关短信,请按照操作先进行预约登记,再到指定地点采样。”如果收到这样一条类似内容的短信和电话,别信!这是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将钓鱼短信包装成各类防疫提示,内容包括核酸异常、流调异常、3小时即出核酸结果等电信诈骗。对此,千万不要轻易点击含陌生链接的短信,不要轻易填写敏感个人信息,看到此类信息,保持正确判断,请立即删除短信。
涉疫快递+多倍赔偿=诈骗
前不久,合肥市政务区的陈女士接到冒充某知名快递公司的电话,谎称她的快递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需要销毁,公司可对陈女士进行理赔。好在陈女士当时并未轻信,并咨询了该快递公司的官方客服,得知自己险些被骗。所以,对于一些冒充快递、物流客服人员,表示因疫情无法发货、快递涉疫要销毁等,要进行退款或多倍赔偿的,请第一时间与官方客服核实,不管对方以何理由要求转账,果断拒绝。
涉嫌犯罪+安全账户=诈骗
“你涉嫌散布防疫谣言,公安机关正在调查你!”接到这样的电话,先别急!凡是自称公检法、反诈中心打来的电话,以“调查”“罚款”“封号”等名义,要求配合调查、打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要求公民转账汇款。如果不能辨别真伪,请一定拨打110报警进行核实。
流调+资金核查=诈骗
如果您接收到关于“流调”电话中,向您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的,或是以流调异样、配合流调、如实提供相关个人信息等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的,莫要相信。这明显是不法分子在套取民众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密码等信息。请一定不点链接,不给验证码,不轻易扫二维码;个人信息不要透露,转账汇款多去核实;陌生来电不轻信,找官方核实最放心。
月入过万+垫资返还=诈骗
前不久,六安的于某收到一个QQ好友申请,备注是社区新冠疫苗服务中心。在于某同意好友请求后,被对方拉入一个群聊,称刷单可获取佣金。随后于某点击群内链接,下载相关软件后,因为“刷连单”“账户冻结”等原因多次转账,被骗了6万元。疫情期间,不法分子抓住一些居民隔离在家,想通过兼职赚外快的心理,打出“兼职刷单、足不出户”“日赚百元、月入过万”等刷单广告信息,后又以先垫资后返还为由,要求转账。本报在此提醒各位,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请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切勿因蝇头小利而被掏空钱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