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乡村振兴
青草镇:战疫情保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来源:黄健生 2022-04-08 17:12:05 责编:许雅婷 喻寒松 张波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桐城市青草镇干部群众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抢抓时令,整地、下种、育秧,随处可见忙碌的场景。拖拉机的“突突”声,无人机的“嗡嗡”声,男人们的吆喝声,勾画出一幅“人勤春来早,青草春耕忙”的美丽画卷。

在夏星村的千亩大畈,夏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旭辉正在指导工人配药。“我们合作社去年种植小麦660亩,由于前茬是再生稻,所以小麦播种期比较迟,直到11月底小麦才播完,加上今年倒春寒,小麦苗情不好,二三类苗占一半以上。”何旭辉向笔者介绍,“为了使小麦弱苗转化为壮苗,合作社组织人员加强了管理,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每亩追施了15公斤尿素和复合肥做拔节肥,二是清沟沥水,做到雨止田干,三是防治小麦纹枯病。今天是打药第二天。你们快看看现在怎么样?”

据了解,这个合作社共承包农田2200多亩,经过多年发展,现在从良种育秧到大米出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公司为不同品种的农作物注册了7个商标,产品远销合肥、安庆等地。

在陶冲村的祠河大畈,老实憨厚的鲍姜贵正驾驶着旋耕机,在农田里忙碌着。“我今年只承包了陶冲村的1500亩农田,这片大畈有700亩,准备全部种再生稻。”鲍姜贵说道,“耕作的时候是麻烦点,但是租金便宜,这么大的面积也要人种,不能把好田抛荒了。”

接着,小鲍带着我们来到排列着整齐秧盘的育秧大田,绿油油的秧苗上还覆盖着薄膜。“小鲍是返乡创业的小青年,有闯劲、能吃苦,踏实肯干。几年下来,现在从装秧盘、插秧、收割都已经实现机械化,打药、施肥用无人机,就是还差一个育秧工厂”。 

在永庭村的枧山,花红树绿,山青水秀。脱贫后的金秀云正带着5个采茶女工在自家茶园采摘“明前茶”。看到我们,她笑嘻嘻地打开了话匣子:“全靠党的政策好,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我先种油茶,再套种茶叶,现在已经慢慢发展到了100亩左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介绍,今年采茶工人不好找,都是疫情闹的。还好,每次做核酸检测都是政府派人来,给我们省了时间,帮了大忙。

在梅城村张让正的草莓采摘园里,绿意盎然、暖意融融,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在绿叶中若隐若现、鲜嫩欲滴。前来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一派热闹场景。“我现在有6个大棚,每个大棚产量在3000斤左右,一年能有30多万元的收入。”说到这,张让正喜上眉梢。梅城村新建的22亩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对土地进行覆膜,保障刚种下去的辣椒能有一个好收成。这些温室基地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春雨润大地,春风抚人心。走在青草镇的生机勃勃的大地上,铜锣村李根苗家的400头黄牛安静地吃着粉碎的秸秆;里仁村藕塘组苏海河的120头羊在欢跳;复兴村3000亩油茶绿意盎然;永庆村的园林绿化大苗迎风而立……

青草镇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一村一品”为基础,一手抓“外防输入、内防渗透”,一手抓春耕生产,为今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开了个好头。(黄健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