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该村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化解矛盾纠纷场景
近年来,泾县琴溪镇赤滩村调委会紧紧围绕为民解忧为主题,始终以“村民满意不满意,当事人满意不满意”为工作的标准,用真情、亲情化解矛盾纠纷,被广大群众赞誉为服务一方百姓、为民排忧解难的“为民会”;用诚心、耐心感动了当事人,被当事人称赞为是家庭和社会的“贴心会”。该村调委会成了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扭住关键--规范建设强素质。该村狠抓村调委会的建设,专门设立村调委会办公室,做到有固定场所办公,刻制了印章、制作了人民调解+徽章,做到了制度、标牌、标识上墙等。严格把好调委会调解员的选拔关,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推选出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的“三高”人员进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人民调解员。进一步整合了综治、信访、公安、司法等资源,把联防、联控、联调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完善了调解工作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制度、回访制度等。做到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通过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调动了调解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了整体工作水平,为开展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紧扣主题---为民解忧促和谐。2021年9月,村民谢某与邻居为了围墙高度而发生口角纠纷,并有矛盾激化的趋势,村调解员了解此事之后,当即上门做工作,组织调解,化解了矛盾。2022年2月,村民陈某(化名)因开车与同村老人王某(化名)发生碰擦,产生纠纷。村调解员迅速介入此事,做好安抚工作,防止事态扩大,通过召集双方当事人及时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并签订协议书,村民陈某赔偿对方壹仟叁佰元,一场纠纷化解于无形。
净化水土--思虑在前止纠纷。民间矛盾纠纷易抓住苗头,早发现、早解决,防止事态扩大。该村调委会的调解员经常深入村组,深入实地了解情况,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工作,消除矛盾。如:有一次,村调解员在工作中,发现有一户居民正在筹备砂子、水泥准备粉后墙。根据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这户村民与后一户有些小矛盾,调解员估计两家可能会发生矛盾,便及时找到双方了解情况,做好思想工作,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此外,还实行每月预测分析会制度,根据季节变化和农村建设要求,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预测下面可能发生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使小纠纷不致于酿成大矛盾。一年来,该村共发生各类矛盾纠纷8起,调处成功8起,调解率和成功率均为100%,实现“大事不发生,小事不出村”。
标本兼治--调解与普法双赢。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治“本”,该村调委员会把调解工作与普法工作相结合,用普法教育来提高村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有效避免或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通过开展举办法律明白人等培训班、法治副书记上法治课、综治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向村民宣讲法律法规知识,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册页以及防电诈宣传单1000余份。开辟了法治宣传专栏,刊出了《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等,把村民群众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依法办事上来。加强了集党建+三治、民法典宣传长廊等为一体的法治文化街区建设。开展了送电影下乡、送戏进村的法治宣传活动。
调委会工作阵地在基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谐发展是调委会开展工作的主旋律,该村人民调委会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创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新气象。积极参与“三比三创三争”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参与“双招双引”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为全村创造了一个民乐村安的新环境。(陈小宝 周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