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汊河镇坚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结合困难残疾人实际,因人因户分类施策,各项政策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家住汊河镇王来村脱贫户林养权前些年因事故造成肢体二级残疾,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20年5月,在镇环卫所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林养权在来安县康洁环卫有限公司正式上岗了,保洁员的工作不但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有了归属感。
林养权说,由于自己文化少,又是个残疾人,1700元的月薪对自己来讲已经很满足了,岗位不管多苦多累自己都会好好珍惜,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为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汊河镇扎实开展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结合各村(社区)实际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提供公益岗位,参与本村的保洁、秸秆禁烧巡查等各项工作,让困难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
“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的好事,让我能在家门口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养家,真的太感谢村里给我安排这个公益岗位了。”正式“上岗”的周长春言语中透露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周长春是汊河镇储茂村脱贫户,智力残疾二级,家庭主要收入都是来自低保等兜底政策,生活较为困难。村两委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研究决定为他提供公益岗位,主要负责所在村民组的秸秆禁烧巡逻工作,月收入1000元,就这样,周长春通过公益岗位成为了一名“月薪族”。
通过转移就业和增设公益岗位,拓宽了困难残疾人的就业渠道,在助力困难残疾人稳定增收的同也点燃了他们的就业热情。(周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