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芜湖市镜湖区汀棠街道大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恒心、爱心、暖心、热心、尽心五支志愿服务队的介绍占满了整面墙,涵盖了环境保护、爱老敬老、公益性文化服务等方面,这些队伍都归属大富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他们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起来,围绕在社区组织周围发挥作用。
近年来,大富社区党委紧紧围绕汀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思路,凸显党建引领、条块协作、多元互动的方式,有力推动“幸福大富”建设迈上新台阶,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大富社区党委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找准在职党员和网格化服务之间的契合点,推行“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共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的模式,推动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网格,提高为民服务实效。
社区党委依托区域化党建共建委员会,实现各类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建立便民活动共同参与、安全生产联合管理、文明创建联合行动、辖区党员联合培训等社会协同机制。优化党建“微网格”设置,提高网格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因子”、激活“红色细胞”、打造“红色阵地”。
精准对接共建单位与居民的需求,通过“同心共建”项目,与兴业银行开展祝寿会,实现活动联办;聚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与芜湖中燃通力合作,解决了园丁小区燃气管道泄露问题;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为辖区居民开展了“消费权益讲座”……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升。
一员二长,强健基层党组织红细胞
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的“一员二长”多元联动模式,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民意,快速处理问题,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基层议事协商载体,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网格员建立微信群,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群体交流讨论等多种功能,让居民有机会充分表达诉求。同时,建立以老党员、退伍军人、退休教师、“五老”等人员等为核心的“二长”队伍,集民情、传党声、宣政策、调纠纷,切实将治理中心下移,使“二长”变成居民身边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戴立奇就是大富新村楼栋长中的一员,为了在居民面前“混”个脸熟,他从一楼到六楼挨家挨户敲门走访,探望70岁及以上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每一户走访结束,他都不忘说一句:以后有困难,别忘了找我这个楼栋长。也正是有这样一批“神经末梢”,才让社区能及时、高效地掌握各类信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志愿加盟,群策群力激发自治活力
在社区治理工作中,社区党委以“幸福大富”品牌建设为主线,吸纳身体条件好、责任意识强、个人能力优的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解决小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方面问题,激发居民参与自治共治的热情。
加强党建引领下的群众性自治团队建设,运用“党建+”模式,抓住社会组织、老年协会、业主委员会服务群众最前沿的“牛鼻子”,并将其作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他们也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逐渐成为了党的工作队,从疫情防控最前线到文明创建第一线,用点滴行动构建“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纠纷就地解决”的社会治理格局。
平日里,辖区内充满人文暖意,到了关键时刻,更是涌现出有担当之人。在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赵代娣的带领下,以大富西区5栋为样板,探索开展“五心楼道”建设,召开楼道居民圆桌会议、建立楼道公约。她的一言一行感染了业委会、物业员工、小区商铺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楼道建设中来。
大富社区党委正是通过织密党建网格,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实现治理模式由“单打独斗”向“整体推进”转变,以“小网格”推动“大党建”;加强了党员带动群众的力量,实现治理格局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群众由“参与者”变为“管理者”,持续激发“社会细胞”活力。将党建“引领力”和社会组织的号召力逐渐发展成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动力”,以“五心”服务铸就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为“五型汀棠”建设发展目标保驾护航。(范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