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我省涉农十项重点工作敲定
来源:张玉芳 2022-03-08 10:12:33 责编:喻寒松

3月4日上午,省农业农村厅在合肥举办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两强一增”工作培训。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重点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两强一增”行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种子耕地两个要害、乡村产业、农业绿色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和完善乡村振兴推进机制等10项重点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了10项任务的具体目标。

完成“扩大豆”政治任务

卢仕仁在会上强调,今年,农业农村部下达我省粮食播种面积10949.4万亩。我省按照10953万亩下达,产量继续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已将任务分解到各市。“各地要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稳定春播面积,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我国每年大豆消费量1亿吨以上,产需缺口9000多万吨,高度依赖进口。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国家下达我省大豆面积900.8万亩。我省按照910万亩下达,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60万亩。中央财政对120万亩耕地轮作和6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按每亩150元标准补助。

抓好种子耕地两个要害

稳定粮食生产,今年尤其要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卢仕仁介绍,今年,我省在“两强一增”行动中提出,要实施种业强省建设行动。新收集保存各类农业种质资源1万份。建设和完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场、区、圃)50个左右,建成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扶优扶强种业企业,新培育种业上市公司1家。支持合肥打造“种业之都”。

“耕地问题要建设好、使用好,还要保护好。”“十四五”国家给我省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任务1300万亩,2021年500万亩,今年510万亩。“抓好耕地‘非农化’,特别是防止‘非粮化’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来种粮食,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菜和饲草料等生产。对于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要兼顾好依法依规和合情合理,既要督促逐步恢复粮食生产,也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地砍树毁塘,根据作物周期、生产现状及对耕作层的影响程度,限期分类整改退出。”卢仕仁说。

问题厕所今年整改销号

乡村建设方面,今年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到2025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计划改造提升卫生厕所135万户以上,新建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80个以上。完成3400个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70条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建设40000个左右美丽乡村自然村庄和400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创建100个左右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

“突出抓好问题厕所整改销号。”卢仕仁表示,目前,全省累计排查户厕365.19万座,摸排出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问题厕所5.57万座,已完成整改5万座。剩下的5700户问题厕所,已经要求纳入今年新建计划中一并整改。 “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所有自然村和改厕农户长效管护全覆盖。

重点推进5项农村改革

卢仕仁表示,今年我省将集中推动农村土地改革、“两改革一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改革创新等5项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我省将抓好农村承包地改革,总结天长市、旌德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经验,实施阜阳市颍东区、六安市裕安区、明光市第二批试点;继续落实好农业农村部确定的1市11县(市、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18个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县改革工作;推广怀远“一户一块田”改革,提升土地宜机化水平;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力争提高到55%以上。(安徽日报农村版首席记者 张玉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