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积极探索实践“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破解“谁来治、如何治、怎么治、治什么”的难题,构建乡村治理新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政治”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格局。土桥村成立“1+3+N”组织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党建+村‘两委’+网格员+村组干部+N”服务管理模式。依托“邻长制”工作法,带动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整治、疫情防控、秸秆禁烧等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深化党群联动,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美化乡村新风貌。
“自治”聚力,激发乡村治理动力。土桥村围绕“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内容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协会、道德评议会,通过调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烦心事,主动服务群众,引导村民参与议事协商,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推动群众主动参与全村发展。该村将10个自然村划分为20个网格片区、40个网格,通过“网格化服务”,向下延伸服务触角,真正做到了“信息全掌握、矛盾全摸清、服务全方位”。
“法治”保障,筑牢乡村治理基石。土桥村培育2名“法治带头人”、2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促进乡村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法律六进”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德治”教化,汇聚乡村治理能量。土桥村将优秀传统美德融入群众生活,以“小家带大家”,以家庭美德带动社会公德,推动乡风文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宣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故事”“微瞬间”,以身边人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促进良好家风家训的形成。
“智治”支撑,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土桥村依托互联服务平台,建设村级为民服务大厅,设置政务服务、养老保险等代办点窗口,为群众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成立“三长”服务微信群,帮助村民解决电费缴纳、养老保险等生活需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治理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王雪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