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新河镇通过抓项目落地强增量,抓改革强基础,抓生态重监管,抓民生保稳定,财政收入五年接近翻一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显著增强。
聚焦发展、力争上游,展现了追赶超越的“新河实力”
该镇2021年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由2017年的5344万元增长到1.01亿元,年均增长22.25%;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41亿元,新引进项目69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达62.44亿元,规模工业产值总额达22.28亿元。实施工业园区扩容1100余亩,新建园区道路4.5公里,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累计投入5600余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最大的产业投资项目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落户童埠园,成功引进能牛门窗、阳光电源、埃美柯智能流体设备产业园、宁德(青阳)机电产业园、东山源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发挥优势、精准发力,构建了现代产业的“新河格局”
坚持突出绿色、彰显特色,推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全面崛起。围绕泵阀、机电装备等新兴产业,新引进阀门及相关配套企业20余家,关停落后产能企业15家,实施技术改造企业41家。以东山源、九芙蓉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围绕皖南土鸡、稻田龙虾、特种水产三大特色产业创建农业产业特色示范村3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家庭农场134个。围绕生态资源优势精选打造金鸡园、乐活农庄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田园观光旅游综合体。
改旧建新、提升品位,彰显了振兴乡村的“新河气质”
集镇发展实现了由搞建设到强功能、提品质的转变,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倾心打造了9个省级美丽乡村点,完成6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东山河周桥段塌方河埂除险加固、童埠圩、菖蒲圩防洪工程,开工建成小型水利工程130处。完成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72.4公里、公路危桥改造1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4391元提高到2021年20300元,年均增长10.3%。全镇361户839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村村集体收入从不到5万元到2021年高达20余万元,顺利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兑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坚守底线、保护环境,擦亮了绿色生态的“新河颜值”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化落实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完成青通河61艘非法采砂船舶拆除。推深做实林长制,五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956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5355亩,长防林封山育林3800亩,松材线虫病除治4843亩。秸秆禁烧工作全面加强,五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8.7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了为民服务的“新河情怀”
民生社会保障应兜尽兜,优抚安置工作积极开展,投资130余万元对敬老院进行多次维修改造,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新河龙船调”、“新河农民画”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创立温暖调解品牌,五年累计调处民间纠纷128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平安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成功抵御特大洪涝灾害,一体化推进镇村综治中心、村“雪亮工程”和“网格总长、网格片长、网格邻长、网格组长”四级网格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张凌 洪丹)